圖表:紐約油價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 新華社發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潮起必有潮落。在經過連續數月的瘋狂“表演”之後,國際油價終於走上回歸之途。截至北京時間昨晚21時,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盤中報于62.16美元/桶,並在此前連續6天收陰。至此,在7月份的短短幾個交易日內,國際油價累計跌幅約達10%。
不過,美國能源情報署本週仍微幅上調油價預期。該機構稱基於經濟前景得到改善的考慮,預計下半年來自中國的石油需求將強勁增長。另一方面,歐美監管部門本週卻表示將出臺措施打擊石油市場“投機”,這進一步給國際油價的未來走勢帶來變數。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之前國際油價的瘋狂上漲本身就缺乏基本面因素的支撐,因此最近的下跌屬於“理性回歸”。目前,國內外石油需求都比較疲軟,但隨著8月1日禁漁期的結束及長期經濟的向好,油價有望在61美元附近得到支撐並可能繼續保持強勢。
國際油價呈理性回歸
仿佛是不經意間給中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開了個小玩笑:國際油價自6月30日中國大幅上調成品油價格以後就開始連續陰跌。
本週二,紐約商業交易所8月期輕質低硫原油合約下跌1.12美元,收于62.93美元/桶,跌幅為1.7%。這一收盤位已創下5月26日以來的新低,盤中8月合約更一度跌至62.35美元。ICE期貨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結算價則跌82美分,至每桶63.23美元,跌幅1.2%。
至此,國際油價已連續拉出第六根陰線,無論從技術形態還是市場心態來看,都出現明顯的短期“反轉”跡象。
“總體上來看,國際油價這波行情是從2月12日開始的,其中經歷了2月到4月的盤整上行、5月上升通道打開、6月衝高回落等幾個階段。目前,相關基本面情況並未好轉,加上2月以來漲幅過大以及美元升值等因素,國際油價的確已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了。”中石化系統一位內部人士昨天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説。
“國際油價的上漲本來就缺乏基本面支撐,下跌在情理之中。”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昨天對本報記者説,“事實上,今年以來,全球石油需求出現了大幅負增長,日均石油消費量下降了200多萬桶,這和前幾年日均消費量節節攀高形成鮮明反差。”
在他看來,既然石油需求尚未從負增長中走出,國際油價如此飆升就很不合理。目前的下跌屬於一種“理性回歸”。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教授則向本報記者表示,此次油價下跌的主因還是在G8峰會前市場對美元地位的判斷出現變化。因為,如果的確如外界猜測的那樣構建非主權國家貨幣的話,美元地位就會下降,這對國際石油的定價體系會帶來比較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前段時間各方對經濟復蘇的預期比較樂觀,但最近經過重新判斷後發現,現實與預期相比並沒有那麼樂觀,這也令油價失去支撐。”董秀成説。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導致油價走低的導火線是上周美國勞工部關於美國失業加劇、失業率上升的報告,此前還有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疲弱。
最後,中國成品油價格在6月底大幅上調也給國際油價帶來衝擊。在外界看來,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意外大幅上調油價會抑制本已疲軟的需求,而中國需求一直是投機者炒作油價的因素之一。
投機資金成為幕後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使油價上升或下跌的各方博弈力量中,投機資金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幕後推手。
“國際油價如此大漲根本上還是全球流動性過剩造成的。當發現實體經濟消化不了這麼多資金時,資金就向資本市場涌入。”牛犁對本報記者説。
而為了抑制過度投機,美國商品監管機構已計劃對石油、天然氣乃至其他大宗商品實施大規模交易限制。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Gary Gensler本週二宣佈,該機構將在今年夏天舉行聽證會,考慮對所有供應有限的商品實行頭寸限制;另外,他們還將審議是否應該允許掉期交易商,指數交易員和上市交易基金經理通過特殊的對衝豁免來規避限制。
業內認為,如果委員會最終決定對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設限,則意味著當前由交易所掌握大部分許可權的政策將發生重大變化。
緊接著,英國首相布朗和法國總統薩科齊在給一家著名財經媒體的聯合評論中也寫道,各國政府需要採取行動,抑制危險的油價震蕩,這種震蕩違反了公認的經濟規律,在我們極力爭取實現經濟復蘇之時可能會破壞信心。
評論還呼籲國際證券監督委員會組織考慮提高石油期貨市場的透明度和監督,以減少破壞性的投機活動。
據國際能源署披露,截至去年7月,金融投資者在一些跟蹤期貨合約價格的指數上共投入了約3000億美元,幾乎是2006年1月時水準的4倍。
摩根大通分析師則估計,2009年上半年共有250億美元凈流入到大宗商品中,超過以往一年的流入量。
中國需求會否成支撐油價基石
隨著國際油價衝高回落,其未來走勢也重新變得撲朔迷離。對此,美國方面將中國需求視為支撐國際油價的重要基石。
本週,美國能源情報署將下半年西得克薩斯中質油預期平均價格上調至每桶69.50美元,較此前預期高出3美元。但該機構宣稱,美國石油需求仍將是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相比之下,中國石油需求預計下半年將強勁增長。
據該機構預計,中國作為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第三季度的日均石油需求量為839萬桶,增幅3.6%,較6月份的預期上調了12萬桶。預計第四季度將增長73萬桶,升幅9.9%。
“當前國內石油需求總體仍比較疲軟。但隨著禁漁期的結束以及高溫時節的到來,石油消費會有所上升。”華南某煉廠石油問題專家對本報記者説。
他表示,從年初開始,國內市場需求的疲弱就在批發市場獲得充分反映。“我在2月份時還曾預測國內國II柴油批發價在4200元/噸左右會成為支撐點,當時還有很多人認為我過於悲觀,因為當時批發價還在4500元/噸。而實際上,到了3月初,柴油批發價最低甚至跌至3900元/噸。”
“市場需求如何,從香港入境的貨櫃車數量就可以看得出來。”該人士透露,香港大約有2萬輛貨櫃車,其中大部分都會從深圳進入內地。而前段時間最疲軟之際,進入內地的香港貨櫃車只有6000多輛,表明大部分貨櫃車都停運。
“另外,從華南煉廠的銷售情況也可看出,雖然前幾個月銷售還比較順暢,但最近這段時間又明顯陷入低谷。”該人士透露説。
最後,還有休漁期的因素。他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內大部分海域處在休漁期,海上漁船用油就非常少。到8月1日休漁期結束前,漁船可能會從7月25日起有一個備油的小高峰。屆時,柴油需求會出現反彈。
“但因工廠、工地的開工率低,柴油需求整體仍不樂觀,預計到9月才能好轉。但汽油情況有所不同,由於汽車銷售今年持續火爆,汽油需求仍可獲得有效支撐。而接下來,如果盛夏來臨,汽車空調開啟,將對汽油需求帶來10%-15%的提升。”上述人士分析説。
牛犁則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情況相對樂觀。一個最簡單的觀察途徑就是車市。今年汽車銷量不錯,對國內汽油需求會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總體上,國際油價目前的下跌並不是完全下行。我們測算,國際油價在61美元附近會有支撐。”中石化內部人士説。(作者:陳其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