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社安徽歙縣7月28日電】有著幾千年曆史的中國傳統墨汁和硯臺逐漸被新科技取代,正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在各級院校推行書法課程來挽救這一趨勢。
生産了30多年墨汁的孫晨桂(音)説:“近幾年,政府在各級院校推行中國書法,並推廣使用墨汁、毛筆和硯臺。”
孫先生的書桌上有條不紊地擺放著各種牌子的墨製品。他展示著其中著名的徽墨解釋説,這種墨是用“松煙、膠、香料和某種中藥”製作而成的。
雖然孫先生銷往日本、韓國和臺灣的墨汁産量很大,但他認為墨汁生意“已經大不如前”,如今“我的大多數客戶都是畫家和學生,其他人只是買來做紀念”。
徽墨廣受詩人、畫家和書法家喜愛。中國文化將宣紙、墨汁、毛筆和硯臺並稱為“文房四寶”,而徽墨則被譽為“文房四寶”之中的“奇葩”。
徽墨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西元7世紀的唐朝。當時巨大的文學作品量開創了“黃金時期”,但無盡的衝突使大量文人來到中國南方,很多專業人才從此在南部定居。
中國歷史學家認為,墨工奚超就是在這個時期從華北地區的河北省遷移到東部省份安徽的歙縣。
奚超和兒子到達歙縣後發現,當地溪水清澈、松林茂密、空氣清新,正是他們一展拳腳的好地方。
於是,父子倆立即開始研製墨汁。他們的高超手藝讓南唐後主李煜深深為之著迷,遂賜其國姓“李”作為獎賞。
“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和“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説法在當地文化中流傳甚廣。
此外,歙硯也是南唐後主李煜最珍視的寶貝之一。據説他還設立官員,專門負責蒐集最上乘的歙硯。
2006年,歙硯製作工藝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推選出226名代表性傳承人負責傳授工藝並培養新一代匠師。
然而,這些寶貴遺産面臨著極大的消失風險。一方面,現代化使人們逐漸將其遺忘;另一方面,代表性傳承人鄭寒(音)説:“(硯臺)石頭的採集地龍尾山已經被開鑿了1200多年,所剩資源極其稀少。”
歙硯還是中國領導人最喜歡贈送給來訪外國官員的禮物之一。鄭寒(音)説:“政府已經在大力推廣歙硯的生産。”
為此,這位傳承人感到十分驕傲,因為“中國歷史上,歙硯是文人騷客必不可少的寶物,是中國文化的珍寶和我們祖國先遺留下的寶貴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