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酒吧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北京曾是一處夜生活沙漠。上世紀80年代,生活在北京的外國人想要夜晚出遊都無處可去。1981年到中國的美國人弗蘭克 西格爾説:“一些飯店有酒吧,部分大使館也有,逢週五就會辦活動。北京就像一個小鎮。”
西格爾屬於為北京繁華的夜生活打下基礎的先驅者。1990年9月,他在位於三里屯的工人體育館東門對面,開了北京第一家嚴格意義上的酒吧。18年後的現在,北京每週都有新酒吧和夜總會開張。
但北京娛樂版圖的改變並非沒有代價。外國人記憶猶新的上世紀90年代初的那種鄉村氣息,早已消失不見。變化最明顯的莫過於後海一帶,那裏已面目全非。這個臨近北海公園的湖,被北京最古老的衚同和四合院環繞。
當音樂人白峰(音譯)上世紀90年代首次造訪後海時,那裏讓他愉快地記起小時候待過的那個正迅速消失的城市。他説:“後海那時一點都沒變。北京其他地方變化之快,我幾乎都認不出來了,但後海貼合老北京的形象。那裏完全是一個居民區,非常安靜平和。”
1999年白峰在臨湖的一個傳統四合院開了他的第一家酒吧,那時租金還不高。寧靜的氣氛吸引了當地人和外國人的光臨,但好景不長。2003年初,“非典”爆發開啟了後海一帶日後成為北京夜生活中心之一的蛻變。他説:“人們想待在屋外,許多人沒法工作,因此開始整天在後海消磨時光。接著一些生意人意識到這是開酒吧和餐館的好機會。”
由於得到當地政府的熱情支援,酒吧幾乎是一夜之間雨後春筍般冒出。如今後海周圍都是點著霓虹燈的房子,看上去一模一樣,步入這裡會不斷有拉生意者來搭話。
對於居民來説,這種變化起初未免感到不快。“一開始,大家不喜歡有這麼多酒吧,太吵了。”一位在後海住了50年的金姓退休工人説。但當他們意識到可以把房子出租給開酒吧的人從中賺錢時,態度轉變了。
白峰認為當地政府沒有設法阻止後海的獨特性遭到侵蝕,“他們根本不管所有那些燈,人們著力想把你拽到酒吧裏去。這完全不是老北京的文化和風氣。”或許後海現在最糟糕一面,正是所有酒吧仿佛一個模子出來的。就像由於統一開發導致內地許多城鎮看上去雷同一樣,後海一帶以及北京其他地方的許多酒吧和夜總會,看上去千篇一律。
但北京市政府顯然沒從後海所發生的學到教訓,這從允許開發南鑼鼓巷的方式就可看出。這個有著800年曆史的衚同離後海不遠,如今已成為由雷同的酒吧、咖啡屋以及服裝和珠寶店構成的、人來人往的商業一條街。就像後海一樣,南鑼鼓巷僅幾年時間就從一個老式居民區,變為類似于主題公園的東西。
不過,儘管經濟形勢惡化,新酒吧開業絲毫沒有減慢的跡象。隨著後海和南鑼鼓巷趨於飽和,附近的鼓樓和鼓樓東大街以北一帶將成為下一個熱點。(香港《南華早報》12月2日 作者 David Eimer 譯者 朱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