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3月29日宣佈正式啟動“脫歐”程式,就此開啟持續兩年的談判。在“脫歐”問題上,英國速戰速決的願望表現得非常迫切,究其原因,除國內政治和國際關係因素外,也有不少經濟考量。
其一是伺機穩定市場。去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引發了市場巨震,同時也為市場植入了“脫歐”預期的種子。因此,英國在市場“脫歐”預期醞釀最成熟時全身而退可謂順水推舟。反之,決策時間過長,市場則會猶疑並低估英國“脫歐”的真實性和可能性。一旦預期反轉,英國再宣佈“脫歐”,金融市場巨震、英鎊狂瀉不止的情景難免再次上演。實際上,自公投出結果時起,英國便已騎上“脫歐”之虎,除了橫下心來駕馭這只老虎,別無其他選擇。英國女王近期批准《“脫歐”法》之後的市場走勢也表明,英國選擇“速脫”是明智之舉。
其二是先發制人。英國自“脫歐”公投後,事關“脫歐”必緊鑼密鼓:換首相、發白皮書、“脫歐”成法。反觀歐盟,除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主席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已做萬全準備外,尚無公開實質進展。如此,英國在政治、經濟兩方面下了雙重先手棋。就經濟而言,既降低了不確定性,也丟掉了幻想:不要單一市場、不要關稅同盟、不要人員自由流動,既然走上了“脫歐”之路,也不再算分手費、企業轉移等小賬。左顧右盼的企業看到了明確的政策方向。經過“脫歐”的經濟洗牌,英國現代工業戰略、數字經濟構想等新政也有了騰挪施展的空間,對英國經濟再次發力未嘗不是利好。
其三是儘快重新擁抱世界。既然要和歐盟分手了,小賬不算,大賬還是要算。國際貿易上,英國將離開歐洲單一市場,儘管會有損失,但因為發達國家間的關稅壁壘早已不明顯,英國也不會因此虧到哪。並且,英國“脫歐”越迅速、越徹底,與中美非等國家和地區就會更快地構建新的經濟合作關係,這與英國對歐貿易損失相較,至少盈虧相抵。金融市場方面,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會受到影響,但英國(倫敦)離岸美元市場地位基本不變,離岸人民幣市場還有成長空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5種貨幣或多或少都與倫敦存在業務關聯。加之英國新工業化、數字經濟等帶來的新金融業態也會為之增色,今後英國的金融未必會走下坡路。
快速“脫歐”于英國經濟最大的風險,是經濟金融生態劇變帶來的劇痛,可能會出現産業內部、業態、對外貿易金融協調接續過程中的脫節和真空。這是快速“脫歐”需要付出的代價。但就目前看,“脫歐”公投至今,英國經濟元氣未傷,增長穩定、赤字下降、産業景氣,暫時通過了“脫歐”前的經濟健康體檢。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預計2021—2022年,英國經濟將穩定增長,赤字率有望降至0.7%。這可以看做是英國對成功“脫歐”的樂觀估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