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法美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獎 獎金因經濟危機縮水

2012年10月10日 11:12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佈,將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物理學家塞爾日阿羅什和美國物理學家戴維瓦恩蘭,以表彰他們在量子物理學方面的卓越研究。

  “不可想像”的突破

  當天上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諾爾馬克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宣讀了獲獎者名單及其獲獎成就。他説,這兩位物理學家用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單個粒子動態系統可被測量和操作。他們獨立發明並優化了測量與操作單個粒子的實驗方法,而實驗中還能保持單個粒子的量子物理性質,這一物理學研究的突破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

  隨後,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們介紹了獲獎者的研究成果。他們説,通過巧妙的實驗方法,阿羅什和瓦恩蘭的研究團隊都成功地測量和控制了非常脆弱的量子態,這些新的實驗方法使他們能夠檢測、控制和計算粒子。

  單個粒子極難俘獲

  在基本粒子所處微觀層面上,單個粒子一方面難以與周圍環境分離;另一方面是一旦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隨即失去量子特性;另外,如果兩個粒子相互作用,即使兩者分離,互動作用會繼續存在。瑞典皇家科學院也認為,單個粒子很難從周圍環境中隔離觀測,一旦它們與外界發生交互,通常會失去神秘的量子性質,使得量子物理學中很多奇特現象無法被觀測到。

  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量子物理學理論所預言的諸多神奇現象難以在實驗室環境下直接“實地”觀測和驗證,只存在於研究人員的“思維實驗”中。

  評委會認定,兩人“開啟量子物理學實驗新時代的大門,顯示不必損毀量子粒子個體,就可以直接觀測它們”。

  兩位獲獎者的實驗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瓦恩蘭困住帶電原子或離子,通過光或光子來控制和測量它們;而阿羅什卻讓原子通過一個陷阱,從而控制和測量被困光子和光的粒子。

  經濟危機致獎金縮水

  阿羅什和瓦恩蘭將分享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4萬美元)的獎金。不過,歐洲經濟狀況不佳所致,與2011年度諾獎相比,獎金總額縮水20%。新華社電/專稿

  影響

  兩位獲獎者首次讓量子光學的研究向應用發展

  超級量子電腦誕生現曙光

  兩位科學家的研究為新一代超級量子電腦的誕生提供了可能性。

  量子光學領域主要從上世紀80年代之後開始迅速發展。來自法國和美國的兩位獲獎者都在這一領域研究多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認為,兩位獲獎者首次讓這個領域的研究向應用層面發展,讓新一代的超級量子電腦的誕生有了初步的可能。

  科學界認為,下一代電腦將是建立在量子層面的,它將比傳統的電腦數據容量更大,數據處理速度更快。

  此外,評委會還表示,兩位獲獎者也在極端精準的光子鐘領域有著重大貢獻。光子鐘是世界上最精準的鐘,比目前的最精準的銫原子鐘要精確好幾百倍。

  今年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都是實驗物理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陳和生對記者介紹,物理學獎得主中,從事理論或實驗研究的都有。此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就是憑藉實驗物理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李振道和楊振寧則憑藉理論研究獲得諾獎。

  在物理界,理論和應用互補,理論學家通過計算得出假設,實驗物理學家繼而進行驗證,或者,實驗物理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現有假設無法解釋的現象,再由理論學家對其進行分析解釋,發展理論。

  中科院量子資訊重點實驗室教授周正威説,我國的量子光學在某些方面世界領先,如實現了量子層面較遠距離的“瞬間轉移”,但採用的技術總體上還較為簡單,不過也有些大學開始引入“離子井”這樣複雜高尖端的系統。新京報記者 金煜 鄧琦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