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參觀美援軍艦(資料圖)
2012新年伊始,菲律賓就大肆渲染與美國的戰略防務對話。很顯然,加強與美國的傳統軍事同盟關係,成為馬尼拉“挾美自重”的王牌,而美國也樂意將自己在菲軍事存在變成“活廣告”,在亞太軍事舞臺上扮演“領導者”角色。
美軍存在對菲有利?
據美聯社報道,1月26日至27日,美國和菲律賓在華盛頓舉行雙邊戰略防務對話,儘管美方刻意把會談定位為“級別很高,內容務虛”的“懇談”,但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紐蘭也承認美國期待在菲律賓所關心的“地區自由航行”、反恐、反海盜等安全領域發揮建設性作用,至於在菲律賓建立軍事基地或永久性軍事設施“暫無想法”。
可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羅伯特 威拉德卻在同一時間放話説,如果菲律賓提出請求,美方願意以輪駐形式在那裏駐軍,這等於把皮球踢給馬尼拉方面,“就看他們有沒有興趣了”。
事實上,美國《華盛頓郵報》早就聽出美菲會談的“弦外之音”,強調菲律賓在20年前以高租金把美軍趕出蘇比克軍事基地後,又心甘情願地歡迎美軍回來。觀察家注意到,從2010年美國發表鼓動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三國的“刺激性言論”後,便刻意鼓動菲律賓與美國保持牢固的軍事關係,共同應對“本地區大國”,而菲律賓也希望通過軍事合作從美國得到更多軍援。
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已表示美國準備援助菲軍兩艘大型巡邏艦以及12架F-16戰機,不過它們都是“二手”的,同時菲政府也在考慮傚法新加坡,邀請美軍在其港口部署瀕海戰鬥艦。加斯明還説,美國軍事存在對菲律賓“非常有利”。
有過甜蜜 有過冷淡
曾幾何時,菲律賓一度擁有令周邊國家艷羨的武裝力量,特別是1954年加入由美國創建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後,菲律賓獲得大量軍援。
在越南戰爭時期,美軍將菲律賓變成巨大的兵營,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海軍基地總是駐紮著數以百計的戰機和艦艇。在1972年美軍撤離越南的過程中,菲律賓靠“撿漏”便免費獲得近百架噴氣式戰機。
然而冷戰結束令菲律賓軍隊的好日子一去不返,而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所採取的政策也讓美菲同盟關係面臨變局——1991年,阿基諾夫人領導的菲律賓政府廢除《美菲軍事基地協定》,要求美軍撤離克拉克和蘇比克基地。巧合的是,同年6月15日,皮納圖博火山噴發,使這兩座基地完全損毀,美軍不想走也得走了,從而結束其在菲律賓94年的駐軍歷史。
如今隨著美國戰略重心的轉移,美菲軍事合作的“第二春”悄然到來。1998年,菲美簽署《訪問部隊協議》,該協議允許美國在菲部署數百士兵,併為美軍艦艇提供“有限期”靠岸補給等幫助。2002年11月美菲簽署《共同後勤支援協議》,允許美軍利用菲律賓作為軍事合作的後勤供應站,還為菲軍提供使用新式裝備等方面的培訓。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美國陸續向菲派遣了數百名特種作戰教官。
據香港《軍事家》雜誌介紹,美對菲的軍事援助已從2001年的190萬美元,增至每年1億美元,而且美國還攛掇其盟友援助菲律賓,例如韓國就曾以“1美元”的象徵性價格向菲律賓提供二手F-5戰機、UH-1直升機和軍用卡車等裝備。
計劃並非眾望所歸
在“重返亞太”的戰略口號之下,2007年以後,美國明顯加強與菲律賓的聯合演習強度。2011年6月,美菲海軍舉行代號“卡拉特”的聯合演習,美軍參演裝備包括宙斯盾戰艦、P-3C反潛巡邏機和潛艇救生船等。演習後不久,美國廉價向菲海軍移交了第一艘“漢密爾頓”級大型巡邏艦,該艦具有“準軍艦”性質,配備76毫米炮等武器,同時預留安裝導彈的空間,能顯著提高目前以二戰舊船為主的菲律賓海軍力量。
目前,菲律賓海軍已在美國幫助下建立起“海上邊境控制系統”,它完全由美國“捐贈”的雷達、通訊設備和高速炮艇組成,美國和澳大利亞還分攤了菲律賓海軍人員的培訓費用。在美國顧問的指導下,2009年,菲律賓海軍陸戰隊還專門組建“巴拉望戰備隊”,針對南海方向作戰。新到任的菲軍新總參謀長德洛薩也高調強調,自己未來工作的四大主題之一便是“強化領土防衛”。
不過,據法新社報道,雖然大多數菲律賓人有親美傾向,但不少媒體和影響力巨大的宗教力量都反對美國加強在菲軍事存在的計劃。菲左翼人士批評美菲軍事合作計劃,警告説該合作計劃可能意味著美國“大規模捲土重來”,“華盛頓想重新獲得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以此增加影響力,代價卻是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權利”。
1月28日,一些菲律賓人在美國駐菲大使館附近舉行抗議活動,並焚燒印有美國國旗圖案的紙板和戰機模型。抗議活動的組織者稱:“如果我們允許更多美國部隊進入,整個群島將被轉化為美國霸權利益的前哨。”(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