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對峙的伊朗與美國目前已到了劍拔弩張之勢。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8日稱,伊朗已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美國將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與之相呼應的是,歐盟凍結了143個伊朗在歐盟實體的資産,禁止37名伊朗人入境。英國《衛報》日前撰文説,西方目前對伊朗的強硬態度,與入侵伊拉克前的形勢類似,制裁只為軍事進攻伊朗鋪平道路。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的表態則更令人匪夷所思,他暗示以色列也許不會事先通報世界大國就發動軍事打擊。以色列《國土報》2日則以“秘密戰爭”為題稱,爆炸、致命的電腦病毒和其他各種“意外事件”表明,破壞伊朗核計劃的行動正在進行,要麼是西方情報機構,要麼是內部反對組織,或者兩者皆有。奧巴馬總統雖未對伊朗發表戰爭警告,但似乎也對與國際社會共同制裁伊朗躊躇滿志,他説,“我們剛剛執政時,世界是分裂的,然而伊朗卻是團結的,他們正在按照自己的計劃向前推進,然而今天,伊朗已被孤立,而全世界卻是團結的,我們對伊朗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正從伊朗內部對其産生影響。”美國一些政要甚至揚言“最終改變伊朗的政府是必要的”。奧巴馬政府顯然希望通過施壓造成伊朗內亂,美國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推翻伊斯蘭革命政權。不僅如此,美國還在利用“巧實力”和“軟實力”削弱伊朗鬥志,美國開闢的虛擬駐德黑蘭大使館網站,希拉裏 克林頓在網站視屏上笑容可掬地“問候伊朗人民”。
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制裁,伊朗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硬,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下令伊朗軍方、情報、安全部門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伊朗免受外界攻擊;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賈法裏隨後下達命令,要革命衛隊做好預防軍事打擊和偷襲的戰鬥準備;革命衛隊將伊朗的“流星-3”遠端導彈佈置到各秘密防禦點,避免遭敵人攻擊或用於反擊;伊朗空軍還迅速組建了多個“快速反應小組”,並針對假想敵空襲展開了多次演習;為了鼓舞士氣,伊朗高調宣傳“擊落”美國無人機;伊朗還在美國宣佈開通虛擬駐伊朗大使館網站,開通後不到12小時就將其遮罩,伊朗外交部發言人8日説,美國開設虛擬使館的舉動無法贏得伊朗人民的心。
雖然“山雨欲來風滿樓”,但伊朗輿論並未表現出對與西方關係惡化的擔憂。伊朗新聞臺2日就英國降低與伊朗外交關係規格一事播放了以“英國難以撼動伊朗”為題的評論,“儘管英國外交大臣黑格敦促歐盟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對付伊朗,包括凍結伊朗央行在歐洲的資産,但歐盟國家的代表卻在這一問題上陷入分裂”。伊朗輿論認為,陷於主權債務危機的歐盟各國自保都來不及,哪還有心思集體制裁伊朗,伊朗一位官員甚至説,伊朗一定能從西方的分歧中“發現逃避制裁的機會和縫隙”。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3日表示,其他歐洲國家不應為英國而犧牲他們與伊朗的良好關係。
而美國的動作也耐人尋味,西方媒體透露,美國曾試圖派遣駐阿富汗美軍特種部隊前往出事地點,搶回那架無人機;或派遣一個特別行動小組潛入伊朗,炸毀無人機;或派出戰鬥機空襲摧毀無人機。然而,由於擔心這個秘密行動一旦敗露會被伊朗指責為發起“戰爭行動”引發大規模軍事衝突而最終放棄,不論美國出於何種考慮,這種“示弱”更使得伊朗增強了在軍事上對抗美國的信心。
就大形勢而言,美國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推進“戰略脫身”,美國對敘利亞是否動武猶豫不決,同時被利比亞、埃及和葉門等國亂局的“善後”搞得焦頭爛額,歐債危機又使得大西洋聯盟各國同床異夢,加上南美國家阿根廷突然轉舵,武力包圍馬爾維納斯群島對抗英國,並主動向伊朗示好,以色列與土耳其這兩大盟國的對立,美國不得不一面對伊朗施壓,一面調解盟國之間的矛盾,這一切導致美國自身力量因分散而捉襟見肘,很難想像美國在此時會發動針對伊朗的全面軍事打擊,但巴基斯坦一些輿論指出,不能排除美國再多搞幾次“意外事件”教訓伊朗,如同他們對巴基斯坦所做的那樣。德國《圖片報》日前説,伊朗佔據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如果戰爭開打,將打擊西方經濟體的“骨髓”。(光明日報伊斯蘭堡12月11日電/記者 周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