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參議院通過法案有關向人民幣施壓。然而,許多有識之士都認為,人民幣匯率問題與美國就業崗位關係不大,炒作人民幣匯率問題有害無益。美國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經濟學家史劍道博士日前專門發表《人民幣匯率、補貼和美國工作崗位》的文章,對此展開論述。
在《人民幣匯率、補貼和美國工作崗位》一文中,史劍道畫出了幾張清晰的曲線圖來説明人民幣匯率和美國就業率之間的關係:“如果長時間地來看匯率和就業之間的關係,在1994年,中國人民幣對美元比價出現貶值,美國人就説,這會奪走美國的工作崗位。但事實上,在這段時間美國的失業率也在下降。當然那時候中國經濟規模和影響相對較小,而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大經濟體了。但從2005年開始,人民幣對美元開始緩慢升值,按理這應該為美國帶來工作崗位了,但美國的失業率卻升高不少。因此看不出人民幣匯率搶走了美國的工作崗位,而是其他一些因素造成這種現象。”
從1994年到2004年,美元兌人民幣比價一直保持在1:8以上,但美國的失業率卻只在4-6%之間。但目前美元和人民幣比價為1:6.4左右,美國的失業率反而攀升上9.1%的高峰,最高時甚至達到9.6%。史劍道認為,美國要提振就業必須從自身入手,而不是責難中國:“目前為止,美國的經濟規模仍然大於中國,所以美國的經濟活動對美國經濟情況造成的影響遠遠比中國經濟活動對美國經濟活動造成的影響要大。我們的問題是目前赤字太高,抽離了私人領域的資金,以至於難以創造工作崗位,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減少赤字,人民幣問題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話題,不能真正改變現狀。”
史劍道表示,美中貿易的確存在著鉅額逆差,同時,中國和美國之間在貿易問題上也的確存有爭端,但這些都不應該通過出臺單邊的法案來解決,而應該通過在世貿組織等多種場合下的談判、對話來解決問題。他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出經濟決策,這一點毫無疑問:“中國的確有很多政策應該改變,但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國作出的決定是對的,如果中國因為自身需要而讓人民幣匯率升值,那就應該升值,而不是為了回應美國的要求而升值,這對美國就業沒有作用。”
在參議院通過這一法案之後,還將送交眾議院進行表決,如果在眾議院也得以通過,還需要總統奧巴馬簽署方能正式生效。目前,眾議院議長博納表示沒有將這一法案付諸表決的打算,而奧巴馬也表示了對法案的擔憂情緒。但不論如何,法案在參議院的通過説明炒作人民幣匯率的話題仍然在美國政界有相當的市場,同時也加大了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隨著美國大選年的接近,史劍道認為這種炒作和壓力還會有所增加,他表示,儘管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爭端只是中美貿易關係中的一些“雜音”,但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無疑將會比以前緊張。而兩國如果出現“貿易戰”,將會極具破壞性。
史劍道:“如果兩國貿易爭端出現‘戰爭’,將會非常嚴重甚至是毀滅性的。首先對於中國來説,暫時還沒有什麼能替代美國的市場需求,因此中國在出口方面數以千百萬計的良好薪酬工作崗位將會丟失;隨之而來的影響將是全球性的,會衝擊到美國、中國和世界上所有的人。”
史劍道警告説,如果由於人民幣匯率問題開啟兩國嚴重貿易爭端,美國也將喪失領導力,這更是人們不願意看到的:“對於美國的危害在於,美國目前仍然被視作世界經濟的領導,而如果世界經濟的領導者開啟貿易戰或是捲入嚴重貿易戰因而導致世界經濟衰退,將不會有人再願意跟從美國的領導。這對美國外交上的影響將超過任何一個方面的影響。”(記者 韓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