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國“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向社會運動演變

時間:2011-10-08 1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6日進入第20天。隨著工會和學生加入,抗議活動不斷向美國其他城市蔓延。抗議者們將矛頭直指華爾街上的大金融機構,並指責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救助造成了大多數人的困境。

  正向規模浩大的社會運動演變

  美國一些專家認為,抗議活動已逐步向規模浩大的社會運動演變,暴露出了美國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中存在的諸多深層次問題,可能對美國未來的政治決策産生一定影響。

  這次抗議活動最初由一家名為《廣告剋星》的網路雜誌發起,行動口號為“佔領華爾街”。最初只有幾十個年輕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紮營,隨後規模越來越大,並蔓延到多個城市,並得到工會和學生的支援。

  抗議者中絕大多數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中很多人來自美國左翼以及弱勢群體,面臨各种經濟困境,或失業,或背負鉅額貸款,或父母的房産被銀行收回,流離失所。

  “華爾街需為一切危機負責”

  “佔領華爾街”活動主要是抗議華爾街大金融機構貪婪無度、缺乏自律,敦促這些機構為危機負責,敦促政府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

  抗議者舉著“我們代表99%的社會”的牌子,喊著“華爾街需為一切危機負責”、“向華爾街徵稅”、“將金錢踢出選舉”、“停止寵溺華爾街高管”、“還我們的稅收”、“我們要工作”等口號。

  抗議者認為,那1%最富有的人群掌握著社會財富的40%,卻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華爾街是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和目前經濟困境的始作俑者,卻得到了政府的鉅額救助,導致危機的“苦果”由納稅人吞咽。

  “因金融系統過錯造成的損失正由社會均攤,收益卻進入私人腰包”

  曾到現場聲援抗議活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目前美國金融市場本應承擔的配置資本並管理風險的角色已經失靈,“因金融系統過錯造成的損失正由社會均攤,收益卻進入私人腰包。這不是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這是扭曲的經濟。長此下去,美國將不能實現增長,不能建立公正的社會”。他認為,如果美國金融界不擺脫魯莽借貸和投機行為,美國經濟不會出現強勁復蘇。

  《金錢與權力:高盛如此控制世界》一書的作者威廉科漢也在近日撰文説,2008年金融危機後,華爾街非但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竭盡全力遊説國會,試圖扼殺所有金融監管法案,導致意在監管華爾街、保護消費者、改革金融秩序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在推出一年多後,至今仍似一紙空文,毫無實施細節。

  草根階層嘗試改變政治決策

  專家認為,這次抗議活動是由美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引發的。

  除了經濟不振、失業率高,美國兩黨勾心鬥角、互相掣肘,使很多政策無法得到迅速而有效的實施,也讓民眾十分惱火。

  “佔領華爾街”活動就是對這種決策機制失靈的現象予以抗議,也是草根階層試圖改變政治決策的嘗試。

  有不少人認為,“佔領華爾街”的訴求混雜不清,沒有統一的領導和目標。

  針對這一説法,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珍妮科恩説:“不必擔心他們沒有領導,不必擔心他們的訴求不統一、目標不明確,因為這不是政治黨派在謀求權力,而是社會運動在謀求影響。”

  科恩表示相信,抗議活動最終會對華盛頓的政治決策産生影響,促使其在諸如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創造就業、鼓勵創新等方面作出正確決定。(喬繼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