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聯合國公佈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最新人類發展指數報告

時間:2010-09-10 14:20   來源:新華國際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9日在利馬公佈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最新人類發展指數報告,指出根據新方法分析的結果,本地區所有國家發展水準的進步速度均低於此前公佈的水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20年來定期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總體水準在不斷好轉。然而,該機構在今年公佈的報告中首次考慮到了發展的“不平衡性”因素。據此,本地區國家發展水準實際並未達到此前的報告所公佈的程度,實際情況並不十分樂觀。

  根據新報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拉美18國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其中6個國家的發展指數下降了20%以上,情況最好、降幅最小的烏拉圭的發展指數也為負3.9%(-3.9%)。

  據公佈,降幅超過20%的6個國家包括:尼加拉瓜(-47%)、玻利維亞(-41.9%)、宏都拉斯(-38.4%)、哥倫比亞(-26.9%)、薩爾瓦多(-25.8%)和瓜地馬拉(-21%)。

  報告指出,貧富懸殊是改善人類發展指數的最主要障礙之一,而拉美和加勒比是世界上貧富懸殊最為嚴重的地區。這種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居民收入水準、教育水準和健康水準等三大方面,以及種族、性別、居住地點及是否享有基本服務和擁有基本生活條件等。此外,拉美一些國家經濟高速增長的受益部門、受益群體及受益程度不同也加劇了社會發展水準的不平衡。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強調,目前世界上15個貧富懸殊最大的國家中,有10個在拉美地區。拉美國家的發展失衡指數比發達國家高65%,比東亞國家高36%,比非洲撒哈拉國家高18%。

  該機構在報告中強調,拉美地區的社會發展不平衡是一個歷史頑疾。研究顯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發展的差異水準並未得到明顯改善。

  報告認為,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痼疾並非無藥可治,但僅僅依靠增加社會投資和直接扶助計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能夠使最需要幫助群體切實受益的公共政策,有針對所有導致發展失衡的重要因素的具體措施及鼓勵人們積極掌握自身發展命運的有效辦法。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于1990年建立人類發展指數。2008年2月開始制訂本年度公佈的報告。該機構強調,掃除貧困的鬥爭對於縮小貧富懸殊和發展失衡狀況具有積極意義,這次使用新方法的目的是要引起人們對國家內部發展水準具有極大不平衡性的高度重視,打破發展不平衡世代相傳的惡性迴圈,從而達到縮小差異,促進協調和均衡發展的目的。(記者賈安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