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得有理,向高度要空間,拆得也有理,它破壞了山際線。一棟獲得魯班獎的建築,一幢僅使用了16年的教學樓,在爭議聲中建成,又在爭議聲中拆除。
9月10日,武漢大學爆破拆除了一座教學樓,事情引起了許多討論和質疑。
△新聞視頻
因影響景觀 才用了16年的教學樓 花1300萬拆了
9月10日淩晨,被稱為變形金剛的武漢大學工學部第一教學樓完成了自己16年的使命,被爆破拆除,轟然倒塌。相關招標公告顯示,拆除工程經費為1300萬元。
武漢大學學生:
挺可惜的,這棟樓又沒有什麼損壞,而且相對較新,我覺得好浪費。
武漢大學學生:
這個建築作為工學部一個比較標誌性的建築,它也寄予了我們比較深厚的感情。
武漢大學官網給出了理由:建築體量和建設高度不符合2011年經住建部批准的《武漢東湖風景區的總體規劃(2011-2025)》。規劃中要求,城市建設要充分考慮東湖的自然景觀特色,不能破壞東湖山水空間構架和尺度,要嚴格控制湖濱地區和遷入城市內部的洪水和嵌入的洪山、珞珈山過渡帶的建築高度、體量、色彩,與自然山際線相呼應,對不符合規劃的建築予以拆除。
△拆除前後對比圖
華中科技大學力學與土木工程學院退休教授 趙憲堯:
當年建的時候,它是合法的,它是武漢大學的建設用地,不是東湖風景區裏面的用地。
對此,武大官網表示,《東湖南路(武漢大學段)環境整治工程發出動員令》一文稱,在東湖綠道建設工程中,武漢大學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工程已納入市政重點工程。其中該教學樓拆除在工程的重點內容中明確被點名。
華中科技大學力學與土木工程學院退休教授 趙憲堯:
(東湖沿岸)水生物研究所、老幹樓……還有好多樓。要按這個規定,武漢要拆多少樓?
追問:技術上合理嗎?決策程式科學嗎?符合法律規定嗎?
這座教學樓于2000年6月竣工,地面20層,樓高88.3米,面積3.85平方米。使用僅16年的建築就被拆除了,引發了巨大爭議。
清華大學城市規劃教研室主任 譚縱波:
建有建的理由,拆也有拆的理由。關鍵是:
一、技術層面:它從規劃建築設計的技術角度來看是否合理?是否窮盡了各種可能性?
二、程式層面:決策過程是否科學?程式是否合法?決策結果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能否經得起公眾的質疑?
第三、法律層面:是否符合國家有關建設活動行政管理的規定?
先建的樓,後出臺的規劃,拆除合理嗎?
拆除的理由,是不符合2011年頒布的《武漢東湖風景區的總體規劃(2011-2025)》。該規劃在法律層面的效率有多大?
清華大學城市規劃教研室主任 譚縱波:
我國的規劃對於建設活動的管理,只有發放兩證一書(或三證一書)時具有強制力。即,如果沒有發放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許可證,建房是違法的。但已經建起的建築和新編的規劃之間有不符的地方,我認為並非違法。因為法律上有不回溯的這麼一個原則。
“向高度要空間”建樓 建設之初就遭質疑
剛用了16年就被拆除,那麼16年前這棟教學樓在規劃建設時,又是依據什麼?
因教學用地不夠建樓 曾獲魯班獎
1997年12月1日,該教學樓在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破土修建,2000年6月投入使用。2000年8月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併入新組建的武漢大學。
20年前,在高校擴招的背景下,各類用房面積緊張,這座教學樓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武漢大學的官網表示,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遵循的是“向高度要空間”的理念,按程式建造。
這棟教學樓還曾有很多光環,它不僅僅211工程建設的重點項目,還曾獲得中國建築工程品質最高榮譽獎——魯班獎。其設計出自著名建築師何鏡堂院士。
建設前 設計者曾提出不應破壞環境氣氛
動工前兩個月,何鏡堂曾在《建築學報》上發表論文,闡述了這座教學樓的建設理念:“無論是新建,或擴建都應保持風景區與原有地形、地貌和山光水色的和諧統一,在體型、佈局、層數、高度、色彩和格調上都應認真考慮,不要破壞風景區的整個環境氣氛。”同時這篇文章也強調,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各類用房使用面積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也給建築設計師帶來了一個難題。
王發堂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學院副教授,1999年他作為當時武漢水利大學建築系的研究生,就在《華中建築》上發表題為《珞珈山的瑕玷—評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主教學樓》的文章。文章中稱,“(這棟樓)在整個風景區鶴立雞群,猶如珞珈山優美環境走向破壞的一座墓碑……”
清華大學城市規劃教研室主任 譚縱波:
建設活動肯定要為在這裡面活動、生活的人服務,這個無可厚非。但問題就在於要空間,是不是一定要建高層的建築,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有沒有經過認真的充分的論證?
短命建築比比皆是 平均壽命只有30年
放眼全國,類似的短命建築比比皆是。
2007年1月3日,廣州天河城西塔樓被爆破拆除,壽命定格在12年;三天后,浙江僅僅使用了13年的西湖第一高樓在爆破聲中倒下;2013年11月9日,南京市湖南路地標性建築圖書發行大廈也在爭議聲中被爆破拆除;2015年11月15日陜西西安從未投入使用的118米高的環球西安中心金華辦公大樓被爆破拆除;幾乎同時,河南鄭州造價850多萬隻存活了五年的天橋説拆了就拆了……
2010年,時任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就提出,我國被拆除建築的平均壽命只有30年,而按照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規定,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為100年,一般性建築為50年至100年。
而在中國建築科學院2014年估測,“十二五期間每年過早拆除建築面積將達4.6億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平方米拆除費用一千元人民幣計算,則每年建築過早拆除要花費46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朱文俊:
一任政府,一任規劃,換一任領導城市的規劃可能就需要調整,這是目前中國建築大量被拆除的主要原因之一。
短命的建築造成大量投資付之東流,我國甚至創造了兩項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鋼材的同時,我們也生産出每年高達4億噸全球最多的建築垃圾。城鎮化正在進行中,怎麼能讓這個建築更長壽一些?
清華大學城市規劃教研室主任 譚縱波:
這個原本就是規劃建築專業的使命。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專業的問題。怎麼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有兩點:一個是專業問題,用專業的方法來解決,交給專業人員來解決;第二個就是全民要理解規劃建築,它是一個科學。
本期監製/朱曉陽 主編/王興棟
編輯/孫毛寧
央視新聞
科學規劃 避免浪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