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禁毒委透露:新型毒品不斷出現 比重越來越大
警方展示繳獲的吸毒工具。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攝
在娛樂場所休閒放鬆時,如果有人突然拿出奶茶包衝調奶茶並且要你喝下,一定要多長一個心眼,因為有可能是毒品!昨日,廣東省禁毒委聯合召開“6 26”禁毒日發佈會。記者了解到,近年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奶茶在娛樂場所出現,迷惑性更大,對吸毒人員更具誘惑力。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棟、盧文潔、楊洋 通訊員王佰川、蔡偉喆、黃桂林
昨日,廣東省禁毒委聯合召開“6 26”禁毒日發佈會。在發佈會現場,警方展示了繳獲的偽裝成“奶茶”、“茶葉”的毒品,以市面上常見的“立 ”“優 美”奶茶包裝出現,從外觀上看,完全就是奶茶,根本想不到裏面竟然是毒品!
辦案民警介紹, 在打擊一個販賣氯胺酮團夥的過程中,在其中一個分包點發現把毒品氯胺酮偽裝成奶茶、茶葉的窩點。在偵辦過程中,也多次發現該團夥喜歡用日常的茶葉、奶茶來偽裝,主要是為了逃避打擊,比如如果在路上被查到,就沒那麼容易發現是毒品。
而經過偽裝後的“奶茶”,也容易瞞過娛樂場所的檢查,帶入到娛樂場所內吸食,對於一些沒有接觸過毒品的年輕人來説就更容易放鬆警惕。
“吸了之後,可能唱歌的時候情緒高漲,會更加開心。”他們就用這種説辭去推銷,讓對方染上吸毒的惡習。
據了解,這種“奶茶”甚至都不需要用水沖,可直接用鼻子來吸,或者放在香煙裏吸,主要成分是氯胺酮,俗稱K粉。形態上主要是幹的粉末,只是利用了奶茶的包裝。
那老百姓是否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飲這種“奶茶”毒品?辦案民警表示,這種情況比較少,對於毒販來説,因為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一包大概100元左右,所以不會把毒品當做奶茶來賣。其次,他們主要是針對一些容易沾染毒品的人群去展開有目的的引誘,不可能擺在我們常見的便利店等地方。
“奶茶”衝進飲料 喝不出是毒品
“紅冰”、“一號膠囊”、“阿拉伯茶”、“浴鹽”等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聽起來如罌粟花綻放般美麗誘人,卻是披著天使外衣的魔鬼。廣東省檢察機關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的過程中發現,除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外,奶茶粉、開心水、麻古、恰特草、搖頭丸、美沙酮等各種化學合成類新型毒品不斷出現並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近日,廣東陽江市海陵警方在海陵島一高檔公寓成功打掉一聚眾吸毒窩點,抓獲涉毒嫌疑人10人,現場繳獲K粉、奶茶新型毒品共40.03克及吸毒工具一批。據了解,這種毒品看似平常喝茶的小包裝茶葉,其實是一種叫“奶茶”的新型毒品,味道非常香,如果衝進飲料裏面喝的話,完全感覺不出是毒品。如果是在校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喝了之後就會出現興奮幻覺,還會上癮,危害跟冰毒差不多。
海上運毒:撕紙幣作暗號
去年至今全省抓獲外籍毒犯243名 集中在珠三角
廣東省禁毒委副主任、省公安廳副廳長郭少波介紹,今年1至5月,全省共破毒品犯罪案件6104起,刑拘犯罪嫌疑人7496名,逮捕犯罪嫌疑人3756名,繳獲毒品10.09噸,搗毀制毒場點49個,偵破繳毒千克以上案件217起,打掉一案逮捕3人以上的團夥225個,偵破部、省級目標案件75宗。
廣東公安禁毒部門還聯手境外警方偵破了一批跨國、跨境、影響較大的制販毒案件。去年9月以來,廣州警方開展“颶風行動”,2015年1月至今年5月,全省抓獲外國籍、中國港澳臺籍毒品犯罪嫌疑人分別為243名、509名,集中在珠三角。
近年來,隨著陸上重點區域整治力度不斷加大,毒品犯罪呈現出由陸地向海上轉移的趨勢。據廣東省海警總隊偵查人員介紹,海上販毒多為遠洋捕撈船,因為出海捕魚時漁民會拉一些冰塊用於保鮮,而冰塊跟冰毒的形狀類似,於是將毒品藏匿在冰塊之中,販運出海,有的則直接藏匿在漁船的暗格內,極難發現。
據了解,這些販毒團夥一般都是境內外實施勾結,境內的負責製造毒品和找船,然後運到公海或者靠近對方海域時交接毒品。漁船以出遠海的居多,船家熟悉海況。每次成功出貨一趟,毒販就給船家幾十萬元報酬。
此外,海上運毒在接頭時往往還確定了暗號,比如有毒販團夥以一張撕開的紙幣為暗號,將紙幣的編號處對上才會進行交接。
3月1日,廣東海警一支隊發現,近期有一個以陸豐籍人員為主的制販毒團夥在珠三角地區籌劃製造冰毒,計劃製造冰毒後販賣給走私團夥,從海上運往境外銷售。
經過偵查人員的不懈努力,最終鎖定了制毒工場位於惠臺工業區附近的一個廢品收購站內。4月27日上午10時許,聯合專案組實施收網行動,一舉將正在制毒工場內製造毒品的制毒團夥成員范某文、范某真、范某樹、范某、范某浩、范某勉、陳某士等7人抓獲歸案,現場繳獲冰毒成品554公斤、半成品(晶體)163公斤及制毒工具、原料一批。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