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在一家知名老藥店,有一位王先生,他身著白大褂,胸前挂著醫生高級職稱的牌子,每天按點兒上下班。在往來消費者的眼中,他是藥店的一名大夫。其實,櫃檯是經銷商在藥店租下的攤位,他只是一名保健品推銷員。
這個行業裏,不少是剛剛中學畢業的待業青年,也有下崗的售貨員、工廠的會計……經過短期培訓和包裝,一點醫學常識都不懂就成了“專家”和“顧問”,披上白大褂就開始跟病人忽悠。在各類套近乎和忽悠之下,本只有1塊多錢的東西很容易就賣到100多元,可是療效卻全沒有宣傳的那麼神乎其神。
這是一位入行10年的保健品推銷員向《生命時報》記者講述的自己的經歷,也是他眼中一個真實的保健品推銷行業。
忽悠有套路——
“恐嚇、吹噓、矇騙、溫情”四部曲
王先生原來是一位醫生。2002年,退休後的生活有些平淡,在朋友推薦下,他開始接觸保健品行銷。
“一開始跟我説是在醫藥公司當醫學顧問,後來才發現原來就是促銷員,結合給的材料宣傳産品。”王先生的職位在業內被稱為“專家推銷員”,他的很多同行都在退休後混跡這個行業,做得最久的已經將近20年了。
最初,王先生是在一家知名老藥店的外包專櫃“坐堂”,每天按點兒上下班,身著白大褂,胸前挂著醫生高級職稱的牌子。在來往消費者的眼中,他是一名在藥店工作的大夫。其實,櫃檯是經銷商在藥店租下的攤位,他們不負責看病,只是講解保健品相關知識並推銷産品。
“最初推銷的是一種宣稱治療癌症的保健品,成分是真的,但肯定不會有效果,可宣傳語卻沒了邊際。”有人來諮詢時,王先生會順著患者的問題,先講所患癌症的基本資訊,然後告訴他們這産品能治的就是這種癌。
“您這病吃我們的産品就對了,專門針對這種癌,而且是純天然的,沒有任何副作用,不像有些藥吃完了會不舒服,我們的産品您可以放心吃,不少人吃著效果好都回來買……”幾番話下來,治病心切的患者就掏出了錢包。
後來王先生從朋友處了解到,這個攤位的老闆其實是個司機,根本不懂醫,從東北批發了一批保健藥,便在多個藥店租了攤位零售。當時給王先生的報酬是每月1200—1500元,另外根據“業績”再有提成。在這裡,王先生做了將近兩年,“總共賣過多少記不清,算挺火的,每天都能賣出幾個療程的産品。”
2003年,保健品推銷又有了新的形式——當地文化宮每季度都有一次藥品和保健品展銷,每到這幾天,這裡幾乎成為了“行業大集”。圈內的醫生會相互通氣,分別去給不同的産品當“諮詢顧問”。於是每個攤位上都能見到一個講解推銷的“專家”。
保健品推銷基本上有一個“固定套路”,王先生將之總結為“恐嚇—吹噓—矇騙—溫情”。
拿糖尿病來説,“你這血糖太高了,多長時間了?糖尿病不可怕,怕的是並發癥,好多人都腳爛了、得截肢,失明瞭、要洗腎,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把人嚇住後,就開始吹噓産品的作用。“我們的藥是祖傳秘方,凝結了發明者多年心血,如今給全世界糖尿病患者都帶來了福音。”接下來,“這藥治好的病人太多了,都數不過來,你得按療程吃,3個月一療程,半年一個週期。”
最後再打溫情牌,“健康是自己的,錢是身外之物,您不健康會給家裏帶來多大痛苦,給兒女帶來多大壓力,吃了藥把問題解決了,家裏也就和諧了……”到這裡還不算完,“今天買有優惠,買一贈一”。這時候,消費者基本上就被“俘虜”了,有的還覺得佔了個大便宜。
“業內盛傳有個人講課特厲害,産品賣得特火,他的看家本領就是醫學常識很少講,只講從悽慘到光明的故事,善於渲染氣氛,能當場把老人們講哭了,然後就自願掏錢包了。”王先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