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各地推不同舉措促“農民工”融入城市引熱議

時間:2012-01-05 16:07  來源:人民網

  近日,河南、廣東等地提出取消農民工稱謂,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12月21日在與社科界專家學者座談時表示,“農民工”這一稱呼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系列的歧視,要努力消除身份界限,鼓勵外來務工人員融入社會。廣東省委書記汪洋1月3日表示,將適時出臺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促進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融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項測算表明當前農民工市民化成本約為8萬元/人左右,以2.5億農民工為基數計算,總成本將達20余萬億元。各地讓“農民工”融入城市的舉措引發熱議。網友支援取消“農民工”稱謂,認為消除“農民工”稱謂需要打破戶籍限制,消除農民工落戶城市的障礙,增大對農民工落戶城市的扶植力度。也有網友認為,“農民工”完全的城市化有難度,應該探索更多的路徑,將資源配置到小城鎮,逐步縮小城鄉差別。

  網友支援消除“農民工”稱謂,取消身份差異有利於社會和諧。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表示,“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是保持社會穩定的有效措施,也是為了滿足民眾日益增加的社會生活需求。向進城農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體現了社會公平,且有助於促進城鎮化,拉動經濟增長。支援廣東的改革嘗試。”網友“龍的傳人”説,讓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是個趨勢,城市的優質資源比較集中,各种先進設施比較完善。前三十年農業務工人員對城市的貢獻巨大,現在有條件反哺和回饋農村務工人員,這是新生代農民工福音。希望黨和國家能實實在在推進這項工作計劃,儘早使農民工從中受益。

  消除“農民工”差異應該成為“十二五”工作的一項任務。網友“好逑”説,“農民工”是一種身份的固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很多在城市生長的農民子弟也被貼上了“農二代”的標簽,想要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需要的是全社會的推動,期待在“十二五”能提交給人民群眾一份滿意的答卷。一位網友提出,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一場公正公平的革命,農民從固守土地到可以同城市人一樣在工廠裏勞作,雖然形式上已經平等多了,但本質上還被貼上一種標簽,雖然有的時候並不是一種歧視,但也代表了是弱勢群體。未來五年裏應該決心解決這一弱勢群體的地位問題,讓整個社會更加平等,而不是生下來就被貼上農民的標簽。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