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席捲中國 東部大霧瀰漫(圖)

時間:2011-10-23 09: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10月22日,北京故宮在大霧中顯的若隱若現。連續幾日,北京城被霧氣籠罩,據中國中央電視臺22日06時發佈的大霧藍色預警顯示,從當天早晨到上午,中國東部、東北部、華東、華南等地區降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1000米,對民眾的出行造成一定的影響。 中新社發 泱波 攝

  10月22日,在京港澳高速保定口車輛在濃霧中謹慎前行。自20日以來該省連續遭大霧襲擊,當日唐山、秦皇島、廊坊、保定、滄州西部、衡水西部、石家莊、邢臺東部、邯鄲東部等地區繼續出現大霧天氣,部分地區能見度小于50米。中新社發 呂子豪 攝

  受冷空氣東移南下影響,中國中東部地區將迎大範圍雨雪降溫天氣,與此同時,困擾東部地區多日的霧霾天氣目前仍在繼續,隨著冷空氣到來,將逐步消散。雨雪降溫和大霧天氣給這些地區道路交通安全和居民出行造成不利影響。

  大範圍雨雪降溫席捲中國 局地降溫達14℃

  中央氣象臺預計,22日,新一股中等偏強冷空氣將開始入侵中國,未來三四天,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有一次較明顯的降溫和雨雪天氣過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4至8℃,部分地區氣溫下降達14℃,局部地區還會出現大雪。

  中央氣象臺專家表示,此次降水較強的地區主要在中國長江流域一帶,範圍涉及陜西、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等省,23日至25日,上述地區將迎來一次中到大雨的天氣過程。

  與降雨相比,此次冷空氣更大的威力還在於會帶來大範圍的降溫。22日至25日,內蒙古、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黃淮北部降溫4℃至8℃,並伴有4至6級的偏北風,內蒙古、華北北部、東北等地部分地區降溫10℃至12℃;江南大部降溫4至6℃。

  氣象專家表示,降溫幅度較大的地區主要在中國內蒙古、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局地累積降溫達14℃,其中23日降溫幅度最大。大幅度降溫或許將使中國東北大部尚未入冬的地區進入冬季。哈爾濱、長春等地區有望達到氣象意義上的入冬標準。

  受降溫影響,24至25日,中國陜西北部、山西北部、京津地區、河北中北部、山東北部等地還將出現初霜凍。除了帶來大範圍的降水和降溫天氣,冷空氣的到來還將驅散困擾中國中東部多日的霧霾。

  22日12時50分左右,一場冰雹突降距離沙漠戈壁不遠的庫爾勒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二師29團附近。記者在現場發現,黃豆大小的冰雹持續了5分鐘,天氣便轉晴。冰雹過後,遠處的天山山脈就像披上一層白色的外衣。據曾在29團紡紗廠工作過6年的呂女士介紹,庫爾勒通常只在二月份偶爾下冰雹。“秋天下冰雹,是第一次看到”。

  東部地區大霧瀰漫 天津發生多車連撞事故

  近日,中國多地持續大霧籠罩,空氣品質下降,多條高速公路封閉,部分航班延誤或取消,出行受到一定影響。中央氣象臺多次發佈大霧預警,提醒居民適當防護、駕駛人員控制速度確保安全。預計未來幾天,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持續多日的霧霾天氣將逐漸被雨雪降溫天氣所取代。

  在北京,受頻繁大霧天氣影響,京哈、京滬、京津、京開、京港澳等5條高速公路都曾經被封閉。今後一段時間內預計大霧天氣還會出現,市交管局發佈出行提示,提供當高速路封閉後的部分繞行方案。

  在天津,22日上午6點多,受大霧影響,榮烏高速天津境內發生30多輛汽車連環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8人死亡,多人受傷。事故發生後,該市公安交管、醫療等部門趕往現場緊急處置,全力搶救傷員。

  在河北,20日開始出現的大霧天氣繼續在該省蔓延。22日,65個縣(市)大霧籠罩,25個縣(市)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濃霧,河北省氣象臺再次發佈最高級別的大霧紅色預警。預計至23日上午,唐山、秦皇島、廊坊、保定、滄州、衡水、石家莊、邢臺仍有大霧。持續大霧給民眾出行帶來不便,河北省內多條高速封閉。

  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市區22日出現濃重的煙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只有百米左右。據了解,由於逆溫現象造成空氣中的污染物難以迅速的擴散出去,因而形成了煙霧天,出現煙霧天氣,市民應減少外出。

  此外,在湖北,三峽庫區22日也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的濃霧天氣,給庫區湖北省秭歸縣交通、出行帶來不便。

  目前,冷空氣驅散霧霾的作用尚未發揮出來。預計未來24小時,中國東部地區仍將籠罩在大霧的陰影之中。中央氣象臺22日18時繼續發佈大霧藍色預警,預計,22日夜間到23日上午,吉林中部、遼寧大部、華北東部、黃淮中東部、江淮、江南大部、華南大部等地有輕霧,其中,遼寧西南部和遼東半島、京津地區、河北中部、山東東南部、江蘇中北部、安徽東北部和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局地能見度不足500米。

分享到: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