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4日電 題:中國郊區的城市化樣本:16年經濟總收入增長65倍 “馮村現象”引起高度關注
新華社記者 陳芳
中國郊區的城市化,一直是困擾中國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而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的馮村,通過16年的改革,就由一個在1992年時每人平均純收入不足千元的小村莊,變成目前年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2008年經濟總收入達15.2億元的經濟強村,比2003年增長65倍,平穩實現從傳統農村向城市新區、從傳統農業到現代服務業等産業、從傳統農民到新型市民過渡的轉變。
馮村“發展之謎”引起了相關機構的高度重視。近期在京舉行的“馮村現象高層研討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領導和農村問題專家對馮村發展經驗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馮村是城郊型農村走城市化道路的一個範本,為中國郊區城市化難題的破題帶來了重要啟示。
馮村原是一個貧困的地方,1992年之前,整個村的集體流動資金不足3萬元。以閆永喜為代表的馮村人動員村民集資辦廠,將零散的小施工隊組織起來創立北京崑崙琨建建築集團。此後,馮村領導班子立足門頭溝區的“生態涵養”定位,實施傳統農業向特色都市型休閒農業轉變;出資參與重組北京旅遊上市公司,逐步由興辦企業向資本運作轉移;加速發展第三産業,大力培育商業地産、旅遊及酒店業和文化創意産業三大新型支柱産業。馮村堅持走經濟可持續發展與村民共用之路。到今年底,全村800多戶村民將全部遷入新樓房。就業是民生之本,馮村近幾年共投資2億多元,興辦20多個集體企業,全村1100名勞動力都有了就業擇崗機會。馮村不斷拓展醫療保障和農村養老保險,完善民主制度,使當地農民享有市民的就業崗位和公共福利。
“一個落後山村,短短十幾年間呈現巨變,馮村在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實現‘資産變股權,村民當股東’,從制度上實現了村民共用發展成果,保證了農民失去土地之後的可持續的生活、生産能力。”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率研究小組多次調研後完成了《馮村之路》的重點課題,並對“馮村現象”進行解讀:“研究好馮村郊區城市化的發展路徑,可以解答三個重大問題:中國城市郊區農村城市化道路到底應當如何走;如何走得又好又快;如何能保證村民在城市化進程和社會經濟發展中共用成果。”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指出,“馮村之路,是一條善於在城市化變革中尋找發展機遇的道路,還是一條共用發展成果的具有我國大城市發展特色的郊區城市化道路。”
陳錫文説,研究“馮村現象”可看出,雖然馮村沒有納入到北京的城區,但是那裏的生産、生活、人們的理念並不比城裏差。這就啟示我們,通過建設新農村,在與城鎮化並行不悖的情況下,農民也可以不轉變為大城市裏的一員就享受到現代化的生活。這説明,中國的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必須“雙輪驅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成傑説,馮村在推進城市化的歷史進程中所發生的歷史性的變革,是中國大城市郊區走城市化之路的一個典型縮影,其對中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格局的進程有著重要的啟示:一是大城市郊區要以城鄉統籌發展為底線,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統籌來考慮;二是一體化整體推進。馮村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體現了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管理一體化、社會事業發展一體化、生態環境建設一體化,使各種利益關係得到較好的解決。三是建立一個好的體制和機制。發展股份經濟、合作經濟,完善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和機制為馮村之路的發展提供了體制保障和制度保障。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等專家提出,中國農村的城鎮化道路要注重總結自己的經驗,並不一定要把絕大多數人口並到城市裏才是城鎮化。馮村擁有好的帶頭人與好的發展思路,善於抓住産業升級機遇尋找獨特發展模式,實現從土地經營、土地資源運作向土地資本運作轉變,同時有效破除了農民市民化這道難題,即農民帶著土地變市民,村民享受到像北京其他市民一樣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這很值得一些地方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