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山東農民家庭賬本成國寶 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時間:2008-11-05 13:09   來源:齊魯晚報

劉元九展示國家博物館頒發給他的收藏證書。

  從1982年開始,山東平度市大澤山鎮三山東頭村農民劉元九堅持記錄家裏的日常收支情況,26年從未間斷。2007年,賬本被國家博物館珍藏,這是國家博物館在全國範圍內收藏的唯一一本由農民自己記錄的家庭賬本。

      近日,記者來到劉元九家,翻閱了這些賬本的手抄本,細細體味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曾有的酸甜苦辣。

  衣

  25年來支出翻了20倍

  1982年劉元九開始記賬,不過他對“穿衣”最深刻的印象遠遠早于1982年。生産隊的時代,村裏人都要靠布票分佈,每人每年只能分到1米的布料,還不夠成年人做一條褲子。包産到戶後,短短幾年農村就變得翻天覆地。1985年,20多元一條的褲子有了,1999年,140元的上衣也買了。再看2004年春節前的賬本,劉元九為剛大學畢業的兒子劉佳一次就買了一件235元的棉衣和一身198元的西服。劉元九兩口子平時非常節省,即使這樣,2007年兩人的衣物支出也達到420元,25年來翻了20倍。

  食

  1985年開始天天吃白麵

  “啥時候才能天天吃上白麵饅頭啊?”在天天吃玉米麵、地瓜面的年代,吃白麵成了劉元九這樣的農村人的奢望。

  劉元九的賬本上,最小的一筆花銷可能就是1982年7月19日,花6分錢給兒子買了兩支冰糕。當年全家收入836元,支出574.9元,其中僅吃就花掉近300元。

  1982年底,三山東頭村開始包産到戶,劉元九分到了兩畝多地。到1985年,他家的飯桌上終於天天有了白麵饅頭。

  賬本上吃的項目原本只有“糧油”和“副食菜類”,所謂的“副食菜類”,也只不過是油鹽醬醋豆腐肉。時間飛逝,木耳、蘑菇、燒雞、罐頭這些讓人眼饞的詞逐一齣現在賬本上,“肉蛋類”也成為獨立的一項,與花樣繁多的“副食菜類”並列。

  住

  1992年告別百年老屋

  綠油油的葡萄藤爬滿院墻,七八隻花盆擺在窗前,寬敞的屋內灑滿陽光。劉元九和妻子正忙著盤兩個灶臺。兒子下個月要結婚,老兩口現在就開始忙活了。“準備擺十幾桌,不用去飯店,院子裏就能擺得下。”妻子劉建英笑著説。

  三山東頭村的西南角,有一處用石塊壘起來的院子。院內早已無人居住,雜草叢生,墻面斑駁。劉元九説,這是他家的祖宅,建於1891年。1992年,劉元九花了2.7萬元建了80多平方米的新房,終於告別了百年老屋。居住條件得到改善的不光是劉元九家。如今,劉元九沒事時愛背著手在村裏轉轉,細細地數著每間房子,他説:“村裏共有265戶,780多人,1100多間房屋,足夠住。”

  行

  村裏買汽車的有十多戶

  “1970年以前,我們去平度得步行走山路,花5個小時,後來修了一條土路,但騎自行車也要3個小時。”劉元九回憶。

  1996年底,劉元九花10270元買了一輛摩托,這在村裏還很少見。2002年他又花4000多元買了一輛三輪車。現在,村裏光買汽車的就有十多戶。

  2001年,村後修起了直通平度的柏油路,現在去平度坐公共汽車,只用不到1個小時,村裏有汽車的人去平度辦事,更是半個小時就能到;2007年,村裏又修了一條貫通南北的水泥路,這些事都可以在老劉的賬本上找到。

  産

  澆水從三天到三小時

  現在劉元九家種著4畝多地,一大半都種了葡萄,剩下的種些大櫻桃和板栗,都是經濟作物。雖然三山東頭村位處山區,但劉元九種地並不困難。澆水從1987年起,他家先後買了4台抽水機,3個小時就能搞定一畝地;施肥,三輪車拉著肥料“突突”地就爬上了山坡;打藥,機器帶著藥泵一天就能打完。總之,兩個人就能把4畝地“伺候”得井井有條。

  如果時光倒流20多年,兩人肯定要為澆幾分地愁眉不展。剛包産到戶時,劉元九種了7分地的葡萄苗。地在坡上,水在幾百米遠的溝裏。夫妻倆澆水只能一擔擔地挑,3天挑300擔水,才能把這7分地澆完,而葡萄苗需要連著澆7次水,也就是説兩個人光澆水就得花20多天,挑2000多擔水。

   收

  26年收入增長百倍

  有人到劉元九家做客,他總會熱情地端上果盤,大澤山葡萄、桃、蘋果、板栗應有盡有,都是他家自産的。北溝玫瑰紅葡萄、東山板栗、東南山大櫻桃,每收穫一批果實,他都要在賬本上細細記下産量、售價甚至買主。

  2007年,劉元九家葡萄帶來純收入13400元。2008年又是個豐收年,好的葡萄每斤漲到了4元到5元,他估計可收入33000元。

  而1982年分家時,劉元九全身只有140元現金,他掰著指頭算,26年,收入增長100倍。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