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方硯臺值一千多萬,啥子材料做成的?”昨天下午,一讀者以近乎驚呼的語氣向本報報料,記者隨即根據這位讀者提供的資訊來到沙灣國際會展中心一看究竟。經過一番週折,記者在一展位前找到了硯臺的主人,來自攀枝花的劉開君。
要一睹劉開君的寶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開一隻釘死的木條箱,取掉箱內塞得嚴嚴實實的泡沫,裏面現出一個包裹。揭開層層包裹,裏面露出了一隻有大提琴大小的紅木盒。硯臺就躺在木盒裏面,被一塊黃綢蓋住。
“我用一輛沃爾沃越野車,請了兩名武裝押運,才把這硯臺從攀枝花運到成都來展示。一路上提心吊膽走了兩天才到這裡。”劉開君和一名助手小心翼翼地將紅木盒抬到一張桌子上,一邊揭黃綢,同時也不忘了渲染他那寶貝硯臺的“金貴”。
神瓶硯臺 再現孔明祭江
這方硯臺呈橢圓形,長約60釐米,最寬處約40釐米。整個硯臺呈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上層為黃銅色,被雕刻成了瓶狀;下層為褐色,有許多小孔。看上去整個硯臺色澤滋潤,似乎透著若隱若現的波光,用手摸上去細膩如幼兒肌膚。劉開君為這方硯臺取名“神瓶”,“瓶”身上雕刻著精美的文飾,“瓶”內雕刻著被流沙侵蝕過岩石,一隻蜥蜴,漢代五銖錢、貨泉等古代錢幣圖案。
劉開君稱,“神瓶”石材是取自攀枝花市仁和區大龍潭鄉境內金沙江懸崖峭壁的“苴卻石”,是當地農民用繩索係在腰間在懸崖上採來,背出大山的。5年前,他購得石頭後便開始構思,用了大半年時間才雕琢成功。“神瓶”再現的場景取自傳説中的“諸葛亮祭瀘江”:三國時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叛亂。班師回朝時,突遇瀘江漲水,諸葛亮便用突銅瓶裝上金銀錢幣、蜥蜴等投江祭祀。果然瀘江雲開霧散,河水低落,大軍安全渡江。
玉器專家 開價太誇張了
“神瓶”硯臺讓現場的圍觀者叫奇,同時也對其主人開出的1166萬價格連連咋舌。“畢竟這東西不是金銀寶貝,1166萬太離譜了吧?” 面對這樣的質疑,劉開君顯出不高興的神色,振振有辭地反駁:“這硯臺不僅是一塊石頭,它包含我的藝術創作,它本來是藝術品。貨賣有緣人嘛,識貨的人會覺得它值這個價……”
一方硯臺叫價1166萬不僅讓普通市民嚇一跳,就連玉石專家也認為“離譜”。四川省博物館一名研究玉器的老專家説,苴卻石為攀枝花所特産,石眼心睛明晰、色澤碧翠、暈色純美,非常難得。苴卻硯曾經風靡于北宋,宣統元年曾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獲選,名震中外。行內稱苴卻硯為“硯中珍品”。四川省政府網站上介紹,1995年4月,喬石委員長出訪日本、韓國時,特選苴卻硯贈送兩國首腦。
“雖然苴卻硯名氣很大,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動輒叫價1000多萬恐怕太誇張了吧。”這名老專家説,按照現在的行情,劉開君的“神瓶”不太可能找到願出1166萬的“有緣人”。 (作者:郭莊 程啟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