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8月29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狂犬病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體外的病毒中和試驗確實可作評估疫苗效力的一個指標,但不能取代動物試驗作為評估疫苗效力的依據。
日前有學者反對狂犬病犬只試驗,並提出體外病毒中和試驗的建議,以確定目前的狂犬病疫苗能否對抗鼬獾病毒株。
“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包括歐美、日本及臺灣,對狂犬病疫苗的保護效力試驗仍以小鼠的接種試驗來進行評估。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依據病毒基因序列演化分析的結果,目前發生在臺灣的狂犬病病毒,似乎已適應于鼬獾一段時間,並已形成一獨立演化分支。其他經驗顯示,適應在某一物種的狂犬病病毒對其他物種的感染力,因物種的不同而可能有所差異,有必要厘清該病毒對其他動物的致病力。
“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犬只是人類社會的重要伴侶動物,在狂犬病的傳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解鼬獾狂犬病毒對犬只感染力的影響確有需要,包括該病毒對犬只感染力的高低、潛伏期、臨床症狀、唾液中是否排毒以及排毒量與期間等問題,這些都必須進行犬只試驗才能得到答案。
此外,“疫情指揮中心”統計,28日新增2例來自南投縣國姓鄉和魚池鄉的鼬獾確診為狂犬病。至28日止,已檢測食肉目野生動物475例,除106例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其餘皆未檢出狂犬病,案例發生地區為9縣市47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
至28日止,共83件動物抓咬傷申請人用狂犬病疫苗,其中57件經審核同意使用。目前累積3548件動物抓咬傷申請人用狂犬病疫苗,其中2475件經審核同意使用;30件同意使用免疫球蛋白,其中28人已施打。(台灣網 周劍)
[ 責任編輯:周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