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7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命案,暴露出素質參差不齊的士官,因為久待同一單位,成為可只手遮天的“山大王”,最終釀成大錯。
陸軍義務役下士洪仲丘退伍前疑因遭管教不當致死,洪仲丘所屬單位542旅旅部連上士范佐憲遭收押,成為眾矢之的。
“老士官吃定菜鳥”,熟悉軍方生態人士透露,許多士官在同一單位待久了,摸透環境與制度,只待一兩年就調走的軍官根本不如老士官熟悉單位,見面也得禮讓三分;有些軍官甚至可能就把帶兵任務交給士官,所以才會衍生出“地下連長”的問題。
相關人士説,這種潛規則久而久之累積下來,老士官變成“山大王”、“地頭蛇”,管教士兵時很容易踩在紅線上,測試主官的底線,一不小心就容易擦槍走火。
退役陸軍中將帥化民表示,西方國家很重視士官制度,待遇不比軍官差,像美國有士官俱樂部、士官眷村,美軍各軍種參謀長(司令)每次出現時身邊都會站一位總士官長,顯見美國軍隊對士官的重視程度。
他指出,美國士官制度結構穩固,有自身的訓練、考核與養成管道,來源穩定,年齡與經驗都相當成熟,以專業領導部隊。臺灣地區士官與士兵之間的衝突在美國軍隊中很少見。
臺軍士官待遇、地位等問題,長久以來都是問題。帥化民説,士官職業難以形成社會誘因,加上訓練較短,原本應以專業領導的士官,在管理部隊時無法以專長服眾,“管得兇、管得嚴、管得怕”,變成唯一會的東西。
為了提升士官質與量,臺“國防部”1992年起,著手研擬及推動精進士官制度計劃,但因基礎研究不足,與現實脫節,中途即難以為繼,成效不彰,還遭到“監察院”糾正。
2008年起為落實“全募兵制”的需要,臺軍用5年時間分3個階段重新推動“精進士官制度”,但從這次爆發洪仲丘案背後反映的弊病,可見“國防部”不論在士官制度面、管理面,仍亟待改革。
“鐵打的營房、流水的軍官”,帥化民分析,受升遷制度與役期影響,臺軍上層軍官與士兵流動性大,但中層士官素質卻參差不齊。缺乏穩定的士官結構,才會産生管教不當問題。
帥化民建議,士官制度應建立輪調機制,才能避免讓素質差的人員在同一個單位混了十幾年,衍生出各種弊病。
如何透過充分授權、責任賦予和地位提升,促進士官團隊的年輕化、專業化,建立“軍官策劃、士官執行”的雙軌制,為了避免洪仲丘案重演,改革勢在必行。(台灣網 王文英)
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死亡記事簿。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 責任編輯:王文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