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蔣家後人忿臺灣“綠化” 兩蔣日記係“負氣出走”

2005年02月28日 10:5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28日消 據港媒報道,蔣經國在1988年1月猝逝後,其遺物全由幼子孝勇保管,孝勇在1996年12月病逝後,這批遺物存于他的遺孀方智怡手中,遺物中最珍貴的就是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的日記。蔣介石日記從1919年到1972年,蔣經國日記則從1937年到1979年。方智怡日前把這批日記原件交給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存放50年,引起海內外極大關注。

臺朝野尷尬

  胡佛檔案館於今年2月16日成立“近代中國檔案特藏史料中心”,蔣家代表方智怡、宋家代表宋子安之子宋仲虎和宋子文的外孫馮英翰、國民黨代表江丙坤、前臺灣“行政院長”唐飛等人皆與會。亞洲週刊一篇報道説,有些臺灣媒體甚至調派駐華府記者飛赴加州實地採訪這樁令陳水扁當局、臺灣史學界和臺北“國史館”尷尬不已的大事。

  和兩蔣日記一起入藏胡佛檔案館的,還有蔣宋美齡所創辦的婦聯會檔案和國民黨檔案。胡佛檔案館于2003年和國民黨簽約、協助國民黨進行黨史數位化、數字化及微卷處理,並派遣技術人員和運送機器赴臺,這項工作將持續數年,原件留臺北,數位化及微卷存胡佛研究所供學者使用。婦聯會亦採取這項方式,原件留臺北,複製檔案存胡佛研究所。

  據報道,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若孟(Ramon H. Myers)和該所研究員、做過臺北“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兼發言人、曾為李登輝擔任英譯的郭岱君女士,被認為是促成蔣家後人把兩蔣日記交給胡佛研究所的兩大功臣。李登輝在去年出版《見證臺灣》一書中説,“ 很多人都説他(指馬若孟)和國民黨很好,在美國都替國民黨解釋。有時候他來臺灣,國民黨也會幫助他。我當副‘總統’、省主席的時候,他對我還好,我擔任‘總統’之後,他就開始批評我,對臺灣不好。後來,馬若孟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更加密切。現在他很少來臺灣,跑北京的時候比較多。可能中國大陸知道他和臺灣關係很好,所以也聘請他去,也有可能胡佛研究所和東亞圖書館受中國大陸資助。”

蔣家後人痛恨臺灣“綠化”

  馬若孟是個精明的人,他看李登輝和陳水扁陸續執政後,臺灣政治風氣在變,李、陳和綠色政權都希望淡化兩蔣的遺澤,蔣家後人更是痛恨臺灣的“綠化”,於是郭岱君開始積極遊説,力勸手握寶藏的方智怡把兩蔣日記交由胡佛研究所保管。方智怡在厭惡扁當局不尊重蔣家,她本人對臺灣的感情又越來越淡的衝擊下,決定兩蔣日記“乘桴浮于海”,寄存胡佛研究所。方智怡的決定傳開後,臺灣政界與學界同感震驚與失望,甚至憤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陳永發表示,他有一股強烈的失落感。他説,近史所也想倣照胡佛研究所和國民黨合作檔案數字化的工作,但未談攏。黨史學者認為,正常情況下應也不會發生兩蔣日記流放海外的情事。

  兩蔣日記“負氣出走”一事,臺北“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最感“鬱卒”(閩南方言:心中愁悶不快),他稱,“國史館”特去函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期待兩蔣日記手稿能留在臺灣,讓臺灣人民可以了解兩蔣過去做了什麼。張氏又説,“兩蔣的家人也從來沒有針對此事與館方商議和作任何聯繫”。

時機成熟再返中國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指出,馬若孟和郭岱君私下和蔣家磋商把兩蔣日記送到胡佛研究所,黨史館得知後曾向蔣家建議將日記手稿影印本留國民黨中央,但蔣家未答覆。方智怡説,兩蔣日記將在時機成熟時“永遠保存于中國的土地上”。

  由於蔣家後人對扁當局相當不悅,而臺北當局又缺乏完善的“總統”文物管理辦法,亦未設置“總統”圖書館,因此兩蔣日記就變成蔣家的私産,而任由其後人隨意處置,這是臺灣朝野應該檢討的缺失。所幸胡佛研究所乃是第一流的民國史檔案收藏中心,對使用者又很友善、方便,兩蔣日記存放於此,雖使臺灣深感難堪,但史料大家用,天下人同享便利。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蔣日記存放哪都一樣,只要能公諸於世就好。(瀟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