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新中國完成一個甲子的轉換。年輕的共和國,和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一起見證了60年的滄桑巨變。
當年,黎族領袖王國興穿越敵軍封鎖線,潛渡瓊州海峽,輾轉香港等地,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到達北平,在天安門城樓見證了開國大典。
當年,十世班禪大師致電毛澤東主席,代表全藏人民“致崇高無上之敬意,並矢擁護愛戴之忱”,由衷相信“今後人民之康樂可期,國家之復興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
毫無疑問,新中國的誕生,是中華民族史上的偉大事件,是20世紀人類史上的偉大事件。備受欺淩奴役的中華民族結束了自己的悲慘命運,中國的民族關係迎來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時代。
從隔閡走向團結,從動亂走向安定,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後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60年前,我們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60年後,我們擁有了一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大家園。
外國學者把這“令人吃驚的統一”看作是“中國的神話”。因為在他們的視野裏,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在向現代國家轉型的歷史過程中,這些傳統的多民族國家,大都沒能避免分崩離析的命運。
蘇東劇變引發“第三次世界民族主義浪潮”,各種形式的國家裂變、民族衝突,波及全球。或四分五裂,或族際衝突,或兵戎相見。一片紛擾中,有著56個民族的中國,卻始終保持著國家統一,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是什麼讓歷史的“慣例”,在這裡失效?
(二)撥開時空的層層帷幕,可以發現,中國各民族的團結統一具有多重牢固的紐帶。
自成一體的地理單元。中國的周邊地帶分別是高山、浩海、大漠和戈壁,這種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在阻隔了與區域外交通的同時,又有利於區域內各民族的密切交往。各民族在歷經遷徙、貿易、婚嫁,以及碰撞、衝突甚至兵戎相見之後,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佈格局。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塊田,同飲一河水,共生互補。
大一統的政治理念和格局。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的“天下”觀念和“大一統”理念就逐漸形成。秦漢開創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基本格局以來,中國成為各族人民共同的心靈歸宿。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以統一中國為己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視為中華正統。大一統國家的長期存在,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中原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向周邊輻射傳遞,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斷傳入中原。兼收並蓄,博採眾長,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賦予其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鮮明特徵。不以血緣論夷夏,成為中國民族關係史上的重要現象。文化的相互傳播和認同,成為各民族親近與交融的強大精神紐帶。
相互依賴的經濟關係。由於自然條件的多樣性,各民族之間很早就形成了互補互濟的經濟聯繫。大一統國家的形成,進一步為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絹馬互市、茶馬互市……無論是統一還是分裂,經濟的天然聯繫都不曾中斷。這種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經濟聯繫,為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救亡圖存的共同使命。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100多年間,亡國滅種的嚴峻形勢,使中國各民族愛國一家、團結奮鬥的意識空前覺醒,同仇敵愾、共禦外侮,投身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革命洪流,各民族連接成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疆域位居世界第三,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這樣一個古老的大國之所以歷史悠久而文明延綿不斷,民族眾多而國家長期統一,中華民族近現代之所以歷經磨難、衝擊、挑戰沒有分崩離析,反而多難興邦實現空前的團結統一,其根源正在於此。
(三)“民族脫離了國家這個實體,就會像軟體動物從硬殼中被扯出一樣,立刻變得歪歪斜斜、軟軟綿綿。”這是史學家的形象比喻。
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缺乏牢固的“身份意識”,沒有強烈的“國家認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對於中國各民族來説,如果沒有一個現代的國家體系,將陷入“有一體之名,而無一體之實”的境地;如果沒有一個現代的制度支撐,就無法改變落後挨打、蠶食瓜分的命運;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也就無法形成認同、結成一體,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力量。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新中國的成立是一個里程碑。 “我們各少數民族人民幾百年來流血奮鬥所爭取的目標,今天終究實現了……眼看著我們各個少數民族和整個中國人民的光明幸福前途,我們有説不出的愉快和興奮!”1949年9月30日,新中國誕生前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33名少數民族代表的滾燙言辭,表達了各民族對這個國家的認同和期待。歷經艱難而形成的偉大命運共同體,因為一個國家的誕生,搭建起“認同的屋頂”。也正是從那一天起,世界注目的“中國神話”,開始了新的一篇。
從刀耕火種到機械化耕作,從人背馬馱到天路橫越,從無學可上到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大學生……60年來,高舉民族團結的偉大旗幟,民族地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歷史巨變,各民族正在共用現代化建設成果。現代化工農牧業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實現總體小康。民族地區經濟總量由1952年的57.9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92.5倍;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原來的不足百元分別增加到13170元和3389元。
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他們就必須有共同的利益”。國家認同,並不是認同一個虛幻的國家概念,只有建立在實在利益、切身感受和共同未來之上,認同才真誠、持久,才有打破阻隔、穿越風雨的力量。在中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滄桑巨變背後,正是一個國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現代化進程,它使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不斷深化,讓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極大增強。
(四)當今世界既是一個國家的世界,也是一個民族的世界。3000多個民族分佈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一般而言,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問題存在。民族問題始終是一個世界性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為此,世界各國採取了多種多樣的政策,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模式。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國家存在的崇尚多元主義的“沙拉碗”現象,我們也能看到有的國家奉行的用主流價值對其他民族加以融化和改造的“大熔爐”現象……外來衝擊中被動打開國門接受西方文明的古老國度,卻採用了自己特有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是中國式的“和而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保留自己的個性,又有著和諧的關係、共同的家園。這樣的模式,是中國式的“齊心協力”: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對於中華民族,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於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度認同。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偉大號召,到推動民族區域自治走上法制化軌道;從把民族自身的發展引入民族問題的內涵,到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共産黨第一次真正高舉起民族團結的大旗,提出了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礎上團結起來反帝反封建、共求解放幸福的革命綱領,並在引導各民族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後,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致力於建設現代化祖國。60年來,新中國秉承的團結起來、共建國家的精神內核,始終如一。
在民族團結的價值取向下,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中國特色的民族政策,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築牢了認同的屋頂。
中國民族政策“令人讚賞,值得世界上許多別的國家借鑒”,長期在中國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亞學者尼古拉斯 泰普如此讚嘆。憑藉著在民族問題上明確的價值取向與一以貫之的精神內核,這個年輕的共和國,才能發揚光大源遠流長的民族團結優良傳統,才能從容因應動蕩起伏的世界民族主義浪潮,帶領世界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走上一條持續的快速發展之路。一些外國專家和政要認為,這是對多民族國家民族政策的發展創新,為世界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了“中國模式”、“中國經驗”。
胡錦濤同志指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60年來,我們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發展規律的認識——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必須堅持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不動搖,必須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不動搖,必須堅持維護祖國統一不動搖。這四個“不動搖”,指明瞭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五)當今世界,沒有哪一個大國,只有一個單一的民族;也沒有哪一個大國,能夠在世界變“平”的時代,免受全球化的經濟活動、人口遷徙和文化碰撞的衝擊。
在我們這個各民族共同締造、共同建設、共同當家作主的統一多民族國家裏,一億多少數民族同胞分佈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64%左右,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30多個民族與境外歷史上同一民族相鄰而居。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民族團結始終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決定了加強和維護民族團結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工作,始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任務。
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一方面,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和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差距將長期存在,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關鍵時期,在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民族問題的普遍性、長期性、複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更加突顯,引發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樣。民族關係已日益成為全社會範圍的關係,民族問題日益與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民族問題依然是制約、困擾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熱點和難點。特別是,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在我國周邊一些地區依然相當活躍,境內外敵對和分裂勢力的勾連呼應依然不斷加劇,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面對複雜局面,所有了解歷史和現實的人都深知,對我們這樣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來説,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生命,團結就是勝利。講任務,是56個民族共同的任務;講成績,是56個民族共同的成績;講困難,是56個民族共同的困難;講前途,是56個民族共同的前途。56個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與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六)渴望生活在一個統一的國家之中,始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始終是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懷。
從現實利益看,民族分裂帶來動蕩甚至戰亂,不符合每個民族、每個人的利益。從未來發展看,國家統一,才能凝聚人民的意志,支撐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反對國家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每個主權國家的基本原則。針對北愛爾蘭問題,英國制定法律捍衛主權不可侵犯原則;防止魁北克分裂,加拿大出臺《許可權界定法》;許多國家在《刑法》中,都設立了反分裂的條款……
孫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 正是這種意識,使得“西藏獨立”、“東突厥斯坦”、偽“滿洲國”等分裂行徑旋起即滅;也正是這種意識,讓中國人民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那些分裂主義分子,不僅背叛了祖國,也出賣了自己的民族,是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在西藏“3 14”事件和烏魯木齊“7 5”事件中,面對一些分裂國家、製造事端的行徑,包括藏族和維吾爾族同胞在內的各族人民一致反對、強烈譴責,正説明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各族群眾的共同意志,是廣大人民的共同選擇。
維吾爾族有句諺語:水珠投進海洋生命就會無限。回首過去,是民族團結,支撐著中華民族創造了古代的輝煌,走出近代的泥濘,重獲現代的新生;展望未來,只有堅持民族團結,才能形成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整體優勢和創造活力;只有56個民族聚成一條心,13億同胞擰成一股繩,才能煥發出中華民族的磅薄力量,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一路向前。
(七)60年前,雲南普洱境內,矗立起一座“民族團結誓詞碑”。
“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於此舉行了剽牛,喝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鬥!此誓。”幾種民族文字,書寫同一個誓言。
撫今思昔,從南北朝嶺南冼氏夫人平叛,到明朝廣西瓦氏夫人年近花甲率兵抗倭,從清朝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落萬里東歸,到錫伯族等萬里西戍新疆,從內蒙古草原母親收養上海等地的“三千孤兒”,到汶川地震中各地誌願者趕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拯救同胞奔走……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族兒女譜寫的熱愛祖國、民族團結的佳話,史不絕書,世代相傳,融匯為照亮時代的寶貴傳統。
60年過去,各民族和偉大祖國一道,翻越萬水千山,共同向民族復興邁進。雲南普洱碑文的字跡,雖經歲月風雨依然歷久彌新,回答著世界的關切,昭示著永恒的真理:
“我國各民族團結進步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