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北縣縣定古跡山佳火車站第1月臺拆了。具有S型半弧狀美麗線條的山佳站,臺鐵上月獲臺當局“文建會”“解禁”,認為山佳站線型計劃核定在指定古跡前,同意臺鐵前幾天將第1月臺“敲”掉,臺灣又少了1座舊式月臺,令鐵道迷扼腕!
山佳站于1903年設站,是臺鐵縱貫線北段僅存的老車站,臺北縣2002年將山佳站體、站務房舍外及第1月臺指定為古跡,鋼筋制的候車雨棚也是百年文物。
原本台鐵去年就已發包月臺改建,差點在未知會臺北縣文化局的情況下“敲”掉S型月臺,涉及違反“文資法”,文史單位發現後緊急“擋”下來,沒想到1年後月臺還是保不住。
臺鐵臺北工務段段長郭文才説,山佳站線型計劃早在2001年就通過,1年多後才被指定古跡,臺鐵向“文建會”提出工程申請,上月底接到“文建會”公文,同意施工。
至於有沒有通知縣府,郭文才説,“文建會”應有傳送公文副本給縣府。
他説,山佳站北口的隧道,因為剛好位於滑路地段(土石流),威脅行車安全,這次線型工程就包括擋土墻的施作,打掉月臺基於維護行車安全及提高行車速度。
他説,早期火車長度較短,施工時發現第1月臺其實經過多次改建,不斷加長、加高;他們把月臺上百年遮雨棚暫移他處,等到新的月臺完工啟用後,會再移回來。
“又少了1座老月臺!”鐵道專家洪致文感慨文資保存觀念過去都只看建物主體,卻忽略建物的附屬設施,才能襯托出本身的獨特意義,沒有了圓弧造型月臺的山佳站,就看不出它的特殊意涵,將來臺中站也會面臨同樣問題,呼籲文化資産保存要有更全面性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