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抗戰代價:全民族的慘痛記憶

時間:2010-08-20 08:29   來源:《解放軍報》

1944年,長衡會戰中,中國守軍在長沙與日軍進行巷戰

  65年前的抗日戰爭,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惟一的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戰爭而載入史冊。然而,在重溫或評價這一勝利時,我們不能忘記為此付出的巨大代價。從1931年起,14年的抗戰中華民族傷亡3500多萬人,代價之慘重,為世界戰爭史所罕見。一個人口只有7000萬、面積37萬平方公里的島國,為什麼敢於向當時擁有4億多人口的大國發動全面戰爭?如此之國恥,不能隨著抗戰勝利而淡忘;65年後,我們理當有更深刻的反思與探索。

  抗日戰爭為什麼如此艱苦卓絕?它留給我們的教訓是什麼?本報記者就此訪問了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徐焰長期從事抗戰研究,早在1995年他就以中日兩種文字在國內和日本出版了《中國抗日戰爭史錄》。

  必須看清國民黨政府抗日的兩重性——既堅持了八年抗戰,又腐敗無能一再喪師失地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時,國民黨政府在名義上對中央軍和川軍、滇軍、桂軍、粵軍、東北軍、西北軍等全國陸軍進行了整編,編成178個師,這當中也包括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3個師,總作戰兵力在200萬人以上,數量相當於侵華日軍的3倍。國民黨軍隊擔負了抗擊日軍正面戰場的任務。但是,為什麼全面抗戰初期,中國正面戰場除了臺兒莊大捷外,其餘的會戰都以失利撤退告終,一年就致使2億人口的區域淪陷?

  徐焰認為,除了當時中國的國力、軍隊的武器裝備和供應,以及操縱武器的戰鬥員素質都不如日軍外,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的政策也難逃其責。這些年有人片面渲染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又不能解釋國民黨軍作戰多數慘敗而丟失大半國土的原因。因此,正確認識正面戰場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對於我們今天深刻反思那場戰爭,真正汲取歷史教訓非常有必要。他説,歷史事件都是有多個側面的多棱鏡,對其歪曲的最好辦法便是只講一面。如果全面客觀地加以評價,人們就會看到當年國民黨政府的兩重性——既堅持了八年抗戰,又腐敗無能一再喪師失地,所以這個政權迎來抗戰勝利後又很快被人民推翻。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