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臺灣綠島“大哥的故事”紀念品店的個性T恤。
我到臺灣駐點採訪,去了很多地方。除了美麗的風土人情,臺灣特色鮮明的紀念品讓人印象深刻。我每到一處都會購買紀念品,帶回大陸送朋友。朋友和我有著一樣的感嘆:臺灣人真是用心又細致,紀念品有文化也有紀念價值。如果大陸的景點也能借鑒,那旅遊的收益就不用僅靠“高門票”了。
去過臺灣的人都知道,與大陸動輒幾百元一張的門票相比,臺灣的很多景點都不要門票,只有很少的景點象徵性地售賣十分便宜的門票。那麼,臺灣的景點怎麼賺錢?這就是臺灣商人的聰明之處,既要賺錢,又要顧客掏錢掏得開開心心。對,就是在紀念品上下功夫。
在臺北的動物園,紀念品商場里針對熊貓開發的紀念品有百余種,讓人應接不暇。有小朋友喜歡的熊貓布偶,有年輕人喜歡的熊貓發卡、耳環,有適合商務人士的熊貓筆記本、書夾、筆筒,還有各個年齡段通吃的熊貓書包、熊貓T恤衫等。只在這個商店,就能像欣賞藝術品似的呆上半個鐘頭。
這不禁讓人感嘆,在大陸,從北到南各地景點的紀念品基本上大同小異,甚至你在廈門的景點也能買到杭州的紙傘,在北京的景點也能買到海南的椰殼娃娃,而且質地粗糙,只要看一眼,就興趣全無。
到臺灣的綠島採訪,對方告訴我們來到綠島,如果不去一家“大哥的故事”紀念品店,就算沒來綠島。眾所周知,綠島曾經是很有名的關押重刑犯的島嶼,通俗來說,那里曾經關著很多大哥級的人物。如今,已經成為度假休閒小島的綠島,還留存著這樣一個“綠島文化”的紀念品店,詼諧幽默地講述著“大哥的故事”,的確很讓人期待。
半信半疑,我來到這家店,門口的大招牌上一個大哥模樣的人悠閒地半躺著曬太陽,赫然寫著“感謝探監”。推門而入,就看到一幅集合“大哥”豐富表情的壁畫,壁畫中的“大哥”搞笑又可愛,一邊喊著“今天不能打小孩”,一邊喊著“搶錢搶糧搶娘們”。店內以“大哥”造型制作的各種紀念品,有鑰匙扣、冰箱貼、日記本、帽子,還有滿牆挂著的T恤等。收銀櫃臺則挂著招牌“保護費繳納處”;角落處還設計了監倉,內有廁座、倣鐵鏈,讓遊客隨意拍照,更寫著“拍照時禁止面無表情”、“可與‘大哥’合照,因‘大哥’太帥”等七大注意事項……幽默詼諧的創意,獨一無二的設計,讓店里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那次,我一口氣買了十幾件T恤,帶回大陸送給朋友們,事後他們告訴我,綠島的T恤穿在身上回頭率超高,總有人打聽在哪里買的,稱讚非常特別。
在朱銘美術館,許多藝術家的作品被做成了小朋友的“紙工模型”,既能讓孩子鍛煉手工制作能力,還能讓孩子們欣賞大師的作品。這個美好的創意讓家長們讚不絕口。朱銘大師的“太極”圖也赫然印在雨傘上,不論是酷暑還是雨天,你都可以打著這把藝術之傘漫步街頭。
在臺北的101頂樓紀念品店,有一款標注高度的不鏽鋼水杯賣得很火。每當你喝水的時候,看到這個杯子,就會想到自己登上了臺北最高的建築物,飽覽美景,心情自然舒暢。
在紀念品上,臺灣人也表現了精明。比如,五顏六色的小石子也可以賣錢。在墾丁,夜晚逛夜市小店。漂亮的瓶子里裝著五顏六色的小石子和貝殼、細沙,售價牌上寫著“墾丁的夜晚,你遇見了我,知道嗎,我好喜歡你!”看到這樣煽情的字眼,你還能不立刻掏錢買下這瓶“調皮”的小石子嗎?很多顧客看到這樣的字句後都笑呵呵地掏錢購買。
幽默風趣、制作精良、注入文化元素,臺灣紀念品有學問。當你再看從臺灣帶回的某個紀念品時,便會想到一段故事、一個插曲,還有一份好心情和由衷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