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兩岸“小三通”十年:通的橋梁 連的結點 合的紐帶

時間:2011-01-10 08: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三通”作為福建沿海地區與臺灣的海上直接往來模式,10年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歷了個案到通案、單方到雙向、臨時營運到定期航班、客運先通到客貨並舉,逐步壯大,不斷發展。  

  回首十年“小三通”

  從廈門大嶝島的白哈礁到大金門最近處僅1800米,曾幾何時,它卻是一道兩岸同胞難以跨越的鴻溝。

  2001年1月2日,“廈門—金門”、“馬尾—馬祖”海上客運直航實現,“小三通”正式開啟,閩臺終于走過了從炮戰、對峙、緩和到通航的風雨歷程,兩岸海上直航的“破冰之旅”衝破了阻隔大陸與臺灣半個多世紀的種種屏障。

  10年來,“小三通”航線被譽為兩岸“通的橋梁、連的結點、合的紐帶”。

  先行先試

  2001年8月,福建率先赴金門舉辦名優特產品展銷會,開創了入島商貿活動的先河。

  2002年2月,開通“廈金”貨運航線,實現海峽兩岸對峙50多年後的首次貨運直航。

  2004年12月,開始實施福建居民赴金、馬、澎旅遊,開啟了赴臺旅遊的鐵門。

  2005年5月,首批臺灣水果經“兩馬”航線零關稅進口大陸,“小三通”逐步發展成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主渠道。

  “小三通”航線在促進兩岸直接通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6年4月,開辦“兩門”航線包裹業務,2009年4月,大陸唯一的對臺水陸路郵件監管中心在馬尾對臺碼頭建成啟用,同年5月開通“兩門”、“兩馬”郵件總包直封關係,實現了兩岸通郵的快速通關、截彎取直。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