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韻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簡介:
本書延續了金韻蓉以往細膩、感性的文風,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解析孩子的心理,詮釋有效的教子方法。本書涵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碰到的普遍問題及解決方案,還穿插了有趣的能量色彩學和芳香療法。
更重要的是,本書裏有一顆深愛孩子的、母親的心,溫暖而又充滿力量;翻開本書,和金韻蓉一起,感受作為母親的快樂和滿足。
于丹 鼎力推薦
做專家的韻蓉姐在這本書裏更像一位現身説法的媽媽,聽聽她的輕聲細語,也許我們願意在心裏對自己的孩子説:“寶貝,現在開始學習做你更好的媽媽,正好來得及。”——于丹
作者簡介:
從《幸福女人的芳香生活》到《先斟滿自己的杯子》再到《幸福有7種顏色》,金韻蓉每本書均暢銷10萬冊以上。
她是臺灣衛生部心理衛生中心的心理治療師,精研婚姻家庭問題和兒童心理教育,她還深入涉獵與心理治療有關的藝術治療領域,可謂最權威的心理學專家;兼任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學會大中華區首席代表、主任講師、終身成就會員;眾多時尚女性雜誌專欄作家。
現已出版十余本個人著作。
金韻蓉老師以其細膩、感性的文筆,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解析女性心理,受到眾多知性女性的關注和喜愛。
作者自序:
嚴格來説,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衛生、行為治療,才是我真正的專業。
我大學本科讀的是有著怪怪名字的“青少年兒童福利係”。所謂的“福利”,指的是一切和這兩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行為或成就福祉有關的事務。所以我畢業之後做的第一份長達5年的工作,就是在綜合醫院裏的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擔任兒童心理和行為治療師。而我的第二份為期兩年多的工作,則是在臺灣省衛生部門負責高中學校輔導老師的培訓工作。當時,我必須巡迴于臺灣各所高中,除了召集當地所有駐校輔導老師來接受我的定期培訓之外,有時還得到學校去為該校的輔導老師解決他們覺得比較棘手、無法處理的個別學生問題。
所以,自從我開始寫書之後,心裏就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金韻蓉,你總有一天得寫本和親子教育有關的書,這樣才不枉費你所受的專業教育和那麼多年的實戰工作經驗。”
可是,與此同時,我心裏還有另一個更大的聲音在警告我:“金韻蓉,你確定要寫嗎?或者,你確定自己有資格寫了嗎?寫本書很容易,可是如果你寫得不夠週全、不夠細緻、不夠中立、不夠客觀、不夠專業、不夠……那麼稍有偏頗或武斷,你可能就傷害了一個沒有反擊能力、原本可以成長得很好的孩子。這樣的風險,你能貿然就去嘗試嗎?”
警告我的聲音當然遠遠大於催促我的聲音。所以我在戒慎恐懼的心情下,一直沒敢嘗試這個主題的寫作。我躲在“關注具有辨識能力的成年人”的棚蓋下,討論對美麗的態度、對生命哲學的思考、對大自然精油的認識,可就是不敢涉及對還未成年的孩子們的教養問題。
一直到我自己的兒子長大了,學業暫時告一段落,工作上小有成就,人格特質也表現得健康積極之後,我心裏的聲音才又略微改變了口氣:“嗯,金韻蓉,也許是該寫作的時候了。現在,你除了擁有專業背景和多年的實戰經驗之外,也還能帶著些底氣説,我的教養理論和方式在我兒子身上已經得到了驗證,而且看來似乎還蠻有效果的!”
許多和我很親近的朋友都知道,和我聊天時儘量不要提及我的兒子,因為話題只要一觸及他,我就會開始驕傲地滔滔不絕,像個家長裏短的媽媽一樣,全好像天下就數自己的兒子最優秀、最傑出。
我的兒子的確優秀,不過他的優秀並不完全是指學習好或腦子聰明。事實上,他的學習成績只能算是中上。從初中開始就在英國唸書的他,本科讀的是在全英國有時躥到排名第二有時又落到排名第四的學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國際關係和歷史系,研究生則繼續在該校攻讀政治與傳媒。相較于眾多學習成績優秀,讀的都是哈佛、耶魯、康橋、牛津等名校的中國學生來説,我兒子的讀書經歷實在是不值得在此炫耀。
至於他在我口中所謂小有成就的事業,事實上,和那些在世界500強、知名投資銀行、基金公司等地方工作的優秀中國青年比起來,也實在是沒有任何可誇耀的空間。
兒子從念初中三年級開始,就一直沒有間斷地在課餘打工。由於中學讀的是純男生的寄宿學校,每逢星期六他不回我們位於倫敦近郊的家時,就會承擔起所有住在校園宿捨得老師們的汽車清洗工作。另外,星期五的晚上,他還會接一些幫老師看孩子的零活。他做這些工作時,一開始我們完全不知情,一直到有一次他暑假回國度假,用非常熟練的手法幫他爸爸洗車,我們才發現他居然擁有這項“專業能力”。
兒子把週末洗車和看小孩的所得都存了下來,高中畢業那年的暑假,他自己背著背包、帶上積蓄,以火車自助旅行的方式,遊了一趟歐洲。
上大學以後,他樂此不疲地繼續打工生涯,只是這階段的打工,他選擇了可以增加另一項技能的“酒會服務業”。大學3年當中(英國的學制是中學7年,大學3年),他一直在一家專門服務社會名流(例如英國皇室、富豪、明星等)的酒會承辦公司裏打工。他從端托盤的服務生開始,做過領位、前門接待,直到最後的吧臺調酒工作。當他大學畢業必須中斷這份工作時,他已經是這家頂級酒會服務公司的首席調酒師了。
讀研究生時,兒子又改變了打工的方向。他申請並獲選進入英國首相辦公室實習,成為英國首相的新聞觀察員之一,每天清晨負責蒐集媒體資訊,併為首相的新聞官當天早上在會議中為首相所做的簡報提供內容。與此同時,他還申請進入一家智庫性質的專業政治風險分析公司實習,每天晚上負責分析亞洲當天的政治與經濟動態,並據此為客戶提供適切的建議。
後來,他在還沒有參加研究生的畢業典禮時,就已經成為該智庫的正式員工,並且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裏,以24歲的“稚齡”,成為該公司的亞洲首席分析師和亞洲部門的主管,同時也憑藉很好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代表公司飛往世界各地演講,並接受新聞媒體的採訪。
如今,兒子選擇回到市場更廣闊的北京來創業。除了繼續為老東家效力,到各地演講之外,還成立了性質迥異的兩家公司:一個是嚴肅的政治與經濟議題的商務諮詢公司,一個是輕鬆歡樂的酒會服務公司。今年10月份就要滿26周歲的他告訴我:“媽媽,不用擔心我會太累,我用左腦理性地分析政經問題,用右腦感性地為顧客製造歡樂。這是最好的平衡,也是最好的減壓方式。放心,我兩者可以兼顧!”
你們看完這些,會不會感覺被他的豐富經歷給壓得氣都有些喘不過來?其實他從小在學校就很少能考第一名,學習成績多半都是在第二名到第五名之間徘徊。而且,儘管他從來都不是班上學習拔尖的孩子,可是每天中午吃營養午餐時,樂呵呵地為全班同學扛來不銹鋼湯桶;當號令全校上下學隊伍的司令員,卻因為號令錯誤而把隊伍攪得大亂;競選不太可能選上的臺北市小市長;暗戀班上最聰明漂亮的女同學……這種種和學習不太沾邊的事情,卻全部都有他的份兒。
而他最出格的事,發生在他在臺灣念完小學五年級,到英國直接念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們在臺灣的家裏接到了學校校長打來的電話。電話中,校長試圖平靜卻難掩焦慮地告訴我們,兒子在宿舍裏喝了一位同學偷偷從家裏帶來的幾種不同的酒之後,除了醉得不省人事,還有些危險的生理跡象,已經連夜送到醫院去急救了。
校長打電話給我們,除了告訴我們仍然留在醫院的兒子已然清醒、身體恢復了健康之外,還讓我們別太生氣,因為他本來第二天早上就要上臺去領全學年品學兼優第一名的獎狀,不過,卻因為“受到了壞同學的引誘”而誤喝了太多的酒。事實上,一個星期以後,當他放假回到臺灣時,卻向他爸爸坦陳,那天晚上在宿舍裏是他自己逞能,主動去試喝那些酒,絕對不是同學引誘他喝的!
兒子還有一件他也許至今都還不知道的趣事。他上高中時,同時擔任了學校籃球隊和足球隊隊長的職務,他自己也為球隊投入了全部的心力。我們在學校寄來的學習考評報告書中,看到了體育老師給他的中肯評價。體育老師説:Kevin在體育方面的表現受到學校的極大肯定,因為他雖然技巧不夠優秀,卻是個投入熱情最多、參與度最高的球員!
這就是我的兒子——一個在學習上並不出類拔萃,在天分上也並不資賦優異,卻對所從事的每一件事,都能夠自信熱情、全力以赴的人。而我相信,他之所以具備這種美好的人格特質,除了老天爺的厚愛之外,當然也有作為父母親的我們,從小為他著意培養的原因。
因此,我衷心地希望,在我如此這般毫不掩飾地誇耀自己的兒子之後,能為自己掙得以這本書和大家分享育兒經驗的資格。至於我在寫這本書時的角色,請允許我套用一句我兒子説過的話:我用理性的左腦,以受過專業養成訓練的心理治療師的身份;用感性的右腦,以一個看見兒子健康成長的母親的身份,謙卑地述説我的教養理念,並由此誠摯地希望,因為我的分享,而為許許多多的孩子,帶來更寬鬆而美好的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