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曾培炎和臺商談經濟:大陸經濟增速處在換擋期

2012-09-19 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先生今天在南京紫金山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説:大陸經濟增長速度也將處在一個“換擋期”,既不會出現改革開放30年那樣的平均年均兩位數的高增長,也不會像國外現在有一些媒體所説的中國經濟將崩潰或者將陷入“中等收入陷井”。

  曾培炎説:全球的經濟形勢比年初國際機構預期的要差。不久前,美國宣佈了第三批量化寬鬆政策QE3,歐元區也推出了名為“直接貨幣交易”的救市計劃措施。對此,市場反應積極,投資者信心有所提升,全球股指普遍反彈。但也有不少學者、媒體質疑:這些變相印鈔票的做法,能否解決債務和避免通脹之間的平衡、緩解債務危機國的困境、改善普遍存在的高失業率的問題,政策效果有待觀察。

  曾培炎説:危機是挑戰也是動力,往往孕育著改革發展的改革機遇。臺灣在面對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加快了經濟轉型,實現了較長時間的快速增長、發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目前大陸經濟的發展可以説正處在一個“轉型期”,從以簡單的粗放的低附加值為特點的發展,朝著節約高效、環境友好、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曾培炎説:預期今後的十年,乃至於更長一段時間,大陸的經濟可以保持在7%或者8%的增長速度。這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大家經常提到的人口紅利。有的學者稱,大陸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勞動力的成本這幾年有所上漲。我想,勞動力現在主要還是個結構性矛盾造成了成本的上漲,對於其他的新興經濟體來講,勞動力應該還有一定的優勢。同時隨著教育水準的提高,勞動力素質的不斷提高,過去的人口紅利正在向“人力資本紅利”升級。

  二是改革的紅利。有的媒體認為大陸的改革紅利已經耗盡,甚至已經出現了透支。事實上各方面的改革還在不斷的推進之中,改革的空間還是很大。比如,未來我們將以推進利率市場化為方向的金融體制改革、以間接稅向直接稅轉型的稅制的改革,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特徵的社會領域的改革,以公平效率為目標的收入分配的改革,等等,我想這些改革必將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注入更大的動力。

  三是現代化進程。大陸正在進行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的現代化,這個長期的現代化進程將逐步釋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以城鎮化為例,大陸城市城鎮化率剛剛突破50%,新城鎮的建設、老城的改造、大量農民向市民的轉化,都可以創造出大規模的和源源不斷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因此無論對臺資企業也好,還是對大陸企業來説,未來市場的空間依然十分廣闊,完全可以繼續大有作為。(記者 陳光明)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