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臺商雜誌&網路

胡志強 用誠意推進兩岸關係

2012-03-27 15:18     來源:臺商     編輯:王思羽

圖片來源:《臺商》

  扮過男高音帕瓦羅蒂、演過“圖花朵”,沒有架子、極具親和力,走在街上常有路人主動向他打招呼,如此愛扮鬼馬、擅長幽默的“五星市長”你見過嗎?曾在國民黨主席人選民調中拔得頭籌,“人氣指數”甚至超過了馬英九,“民眾喜好度、人氣持續多年不減”,是誰擁有如此高的威望、深得民眾“厚愛”?面對各種質詢與批評的聲音也能輕易地通過幽默言語化戾氣為祥和,被認為是臺灣最懂“軟實力”的人物——胡志強。

  儘管頭髮不多、身材不很好,卻憑藉著豐富的經歷在臺灣政壇贏得了較高威望。臺灣媒體常常把他稱為國民黨的一張“鬼牌”,因為他總能在最沉悶的環境中製造喜悅,在最絕望的時候創造出希望。

  在臺灣,胡志強、馬英九和朱立倫並稱為“馬立強”,被視為國民黨中生代的三大代表性政治人物。三人當中胡志強最年長,曾平步青雲,擔任過重要職務,擁有豐富的對外工作經驗。2001年起連任臺中市市長至今,雖然只在地方盤踞,胡志強卻憑著個人魅力、人脈和外交手腕,替臺中爭取建設和舉行大型文化活動,搞得虎虎生威。

  作為臺灣島內積極推動兩岸發展的堅強力量,胡志強説:“兩岸加強互惠互利的往來,避免對立,是未來應該走的一條路。要讓信心和誠意帶著兩岸關係自動地前進。”

  文化立市 “市長如店長”

  在臺灣西部平原的中間地帶,有一個城市,氣候四季如春,被認為是臺灣最適宜居住的城市;這裡曾是臺灣政治權力中心,清朝時為臺灣首府,日本侵佔臺灣後在此設州廳;現在,這裡是南北高速公路重要的中途站,在交通便捷的優勢下,近30年來發展為臺灣中部首屈一指的大城,是中部經濟、文化與交通的中心;中興大學、東海大學等高校林立,是臺灣公私立高等院校重要分佈區之一,僅次於臺北——臺中,這座位於臺灣中部的大城,擁有“寧靜之都”、“文化城”等美譽絕對是實至名歸。

  文化乃臺中一大特色,眾多數據顯示,臺中在文化領域的成績突出,不單文娛硬體建設遍及各小區,市民參與文藝活動時間也每年成倍增長。帕瓦羅蒂、波切利等“世界歌王演唱會”、張藝謀的《圖蘭朵》等,更是打響了臺中的知名度,2007年臺中市當選為“世界最佳文化藝術城”。胡志強擔任臺中市長期間,頭一次讓臺灣人見識到了“文化立市”的魅力。

  “這是一個有心思,努力讓自己在文化領域有所建樹,而且找到適宜發展之路的城市。”對近年來臺中在藝文活動方面的大手筆,臺灣媒體科技與創業産業研究中心創始人李天澤教授説。在胡志強的施政綱領中,“文化立市”是一條很明顯的主線,“我要讓臺中有競爭力,我跳高、跳遠不如臺北,我舉重、標簽不如高雄,那我就練習跑步。十項全能裏面,總有我行的地方嘛,我不可能十項都贏你,我找一兩項能贏你的來努力。”
臺中在文化、藝術、展覽、表演、教育等方面的大放異彩讓胡志強相信,“文化”這個“定位”找對了。“民眾非常支援。”胡志強説,“民眾都覺得臺中變了,臺中的氣質在變。”

  “市長如店長,市政如市場。”胡志強坦承,幾乎是抱著一個店長的心情來做市長,“對內而言,就是一定要尊重民意,為民眾解決問題;對外,我覺得就要有絕對的作為,讓你自己對得起肩負的責任,讓這個城市成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如果我小鼻子小眼睛,天天在這裡跟隔壁的縣市比,那我覺得沒有什麼出息,沒有什麼真成就,也不會滿足我的使命。要比,國際上攤開來比,我一定要進步到大家覺得:這個地方有競爭力,投資要去這個地方,開會應該去這裡,觀光也應該來這裡。這就是國際競爭力。”

  數量眾多的文娛“亮相”機會,讓臺中這座城市變得活絡起來。城市有了五光十色的文化活動,對打開臺中知名度、提升民眾生活品質很有幫助。此外,也能突破臺北、高雄政治、經濟的“壓抑氛圍”,臺中由此變得有活力,城市活動空間也變得更加廣闊。

  共謀福利 “把難的問題先放在書架上頭”

  2005年,國共兩黨共同發表了“兩岸和平發展的五項共同願景”;2008年以來,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目前,各方仍在“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指導下,以“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步驟來推進兩岸的協商和兩岸關係的發展。
“兩岸加強互惠互利往來,避免對立,是未來應該走的一條路。”胡志強認為,不管是“先經後政”還是“先易後難”,説法都與事實相去不遠,“把難的問題先放在書架上頭,擱置爭議,所以‘一個中國’就是共識。大家不要在原地踏步、一直爭吵。”

  兩岸關係曾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遭遇8年的停滯,誰吃大虧?大陸在這8年來,一躍成為世界強國,而臺灣在這8年,幾乎被邊緣化,當然,兩岸關係的停滯,吃大虧的還是兩岸人民。

  2008年,國民黨重新獲得領導權,兩岸之間的經貿往來、交流合作、人員流動、彼此之間的互信程度從此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有人説兩岸關係發展太快、ECFA的簽署是壞事情,有人説,“哪快,根本太慢。”然而,“快”或“慢”,好像都有失偏頗,胡志強説:“我覺得要讓信心和誠意帶著她自動地前進。”

  “兩岸之間最有智慧的一點就是:兩岸的領導人都沒有説,先易後難,是‘先易4年’,‘先易10年’,或者‘先易5年’,沒有下一個時間點。這種事情一下時間點就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沒有成熟到那個地步勉強也沒有用,到了那個地步,你不推也不行,一定會往前走。”胡志強對兩岸關係在未來的發展非常有信心,“中國人有智慧。”

  互動合作 把握“六個關鍵詞”

  2005年6月,胡志強攜帶臺中特産太陽餅及鳳梨酥到北京參加“世界城市論壇”,成為臺灣第一位獲准“登陸”的縣市長。他不僅送給與會代表品嘗,還召開記者會,上遍大陸大小媒體,讓臺中太陽餅聲名大噪。

  這是胡志強第三次訪問大陸。11年內他先後到過北京、廈門等地,大陸的城市建設、街道、環保、綠化以及學校的開發讓胡志強大呼“開眼界”、“和以前想的根本不一樣”,“我覺得大陸的進步驚人,我們不努力就要注意自己會不會落後。”

  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面對共同的經濟問題,胡志強強調,兩岸之間要迅速開放,如果在經濟方面不能一起協力的話,就難有雙贏。

  “臺中成為‘直轄市’以後,最重要的發展是六個字:産業、交通、觀光。我覺得我將來跟大陸的重要城市或地方政府來往,也就是把握這6個重要的字。”胡志強解釋道:“産業非常重要,要加強産業的合作與交流。産業,我們怎麼做?我臺中能不能吸引你?能不能跟你互補?有很多人投資困于沒地,你有多少地?我們的人去了你那裏方不方便?你能不能照顧?交通,我希望有順暢的交通。交通對於産業有幫助,對於文化有幫助,對於觀光有幫助。而有了産業、有了交通,跟著來的就是文化跟觀光。”

  這三點實際上囊括了內部發展跟外部交流,説起來容易,但“老實講,要靠用心、要靠來往。”胡志強呼籲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甚至新加坡的華人經濟圈要有共識,彼此相互協助支援,共渡金融海嘯難關,共謀世界華人福祉。

  兩岸加強互惠互利的往來,避免對立,是未來應該走的一條路。要讓信心和誠意帶著兩岸關係自動地前進。(劉醒)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