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圖

推動兩岸科技産業合作 共同留住産業鏈上最“肥”一端

2011-12-01 09:31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馬迪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推動兩岸産業合作都已經成為不能再逃避的議題。

  “儘管很難,但是必須要做!而且要儘早做!”

  臺灣輔仁大學教授葉銀華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的經濟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初級的貿易往來階段,而是要進行深層次的産業合作,從兩岸的共同利益出發,留住全球産業鏈上的最“肥”一端。

  為何“留”

  兩岸産業合作雖然已經開始進行了,但就目前情況看,仍是表面交流多過深度合作,難以滿足彼此發展需求。

  據了解,兩岸近幾年先後舉辦過33個場次的“兩岸産業搭橋會議”,單單出席的企業人數即突破1.5萬人次。然而,這種“官方搭橋,民間上橋”的交流模式,現階段已明顯産生邊際效用遞減現象,不但不能滿足兩岸企業強化全球競爭力的需要,有時甚至成為主辦單位的負擔。

  所以,我們經常看見的局面,是舉辦幾場幾萬人次的兩岸科技展會,展會過後,只有訂貨的數字,沒有整合的意向。在這種情況下,兩岸産業恐將漸行漸遠,甚至相互傷害,成為市場直接競爭的對手。

  “兩岸之間現在應該多做一些創新,靠廉價勞動力打天下時代已經過去了,必須要創新、必須要研發。兩岸的創新和研發這十幾年來各搞各的,現在卻發現走了很多冤枉路,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好産品,然後聯合佔領國際市場。另外在品牌方面兩岸也可以合作,最近臺灣的HTC已經晉陞世界百大品牌,是惟一的華人品牌,所以兩岸合作的話可以共創更好的品牌。”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表示。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是一件好事情,為深入合作打下了基礎。但如果還是停留在早收清單、關稅減免這個階段,隨著次數增加,一定面臨經貿合作邊際效益的遞減,也就是效果會越來越小。如何讓整個經貿合作升值,使邊際效益遞增,就真的要從産業合作入手,而不是單單進行貿易的合作。”

  葉銀華在肯定了ECFA成效後,也作出上述表示。

  “留”什麼

  “我提出一個方案供大家參考,就是進行兩岸‘雲計算’産業合作。這是一個新生事物,如果兩岸能夠在這方面合作的話,慢慢就可以把産業鏈上最‘肥’的一端留下。”

  葉銀華舉例説,如果能夠更積極一點,就要推動兩岸制定共同的資訊科技和資訊傳輸的標準。如果這樣做的話,可以把“雲計算”産業價值鏈利潤最豐厚的地方留在大陸和臺灣。這樣可以大大加強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近期,兩岸都推出戰略新興産業,作為拉動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大陸方面,將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突破口,也是未來大陸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臺灣方面,連續推出六大新興産業規劃,將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和文化創意六大産業作為臺灣産業調整和發展的新方向。

  “大陸‘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與臺灣‘六大新興産業’具有相當程度的共通性與重疊性,加強兩岸在未來戰略産業上的合作,意味著充分運用雙方的互補優勢,共同發展未來戰略支柱産業,加上同文同種的優勢,未來兩岸若通力合作,必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因此,未來兩岸産業合作的重點應立足於此。”商務部臺港澳司司長陳星表示。

  怎樣“留”

  “要在兩岸間形成一個‘産業聯盟’,形成一個提升兩岸産業競爭力的良好載體。結合兩岸技術與市場優勢,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拓展合作模式,加強在研發、行銷和建立共同標準、創設品牌方面的合作。”

  葉銀華介紹説,兩岸産業不僅在研發、技術、品牌、市場等方面的實質合作不多,而且在生産環節的合作深度也不夠。在大陸的臺資企業多是獨資企業,雖然在原材料、零部件採購、人員任用等方面體現了本土化傾向,但並未真正融入大陸經濟,很少與大陸企業形成上下游的産業合作關係,所以,首先要實現兩岸産業的融入,成為一個利益共同的“聯盟”。

  這樣的聯盟一旦出現,會産生“擴散效應”,會使兩岸經濟合作在自由貿易區、關稅、共同市場、完全經濟一體化等區域經濟整合的不同階段或不同層面同時展開。

  “産業合作,需要在經濟政策上盡可能協調。任何兩岸産業合作項目,在後續産業化過程中,都可能會牽涉到兩岸間必須進一步協商的課題,包括智慧財産權、標準與符合性評估等,這同樣需要完善的機製作為保障。而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建構一個真正可持續性的互利雙贏平臺。”陳星也表示。

  總體來看,兩岸在世界分工體系中,大部分産業處於價值鏈的底端。若要提高競爭能力,必須結合自身優勢,在生産環節和價值鏈高端環節全面加強合作,努力留住全球産業鏈上的最“肥”一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