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茶業登陸3年,“倚老賣老”贏商機
大陸茶市流行趨勢不斷變化,但臺灣最大的原産地茶葉供應商拓展陸市,卻堅持臺灣原味本色銷售,要求近百家加盟商全部統一在廈門發貨配送,茶葉盒、茶罐包裝全部源自臺灣,不得擅用豪華包裝後高價售出。
今年中秋國慶黃金週期間,臺灣梅山制茶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政豐很忙。除正式在大陸代理臺灣赫赫有名的義美、楊家香食品以及新太源瓷器外,他還與山東青島加盟商簽約。這樣,梅山制茶在大陸的連鎖加盟店達到91家。林政豐説,近來不斷有人詢問相關事宜,預計年底加盟店將達100家。
2009年6月,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臺灣茶葉被列入減免關稅的早期收穫清單,臺商們看中商機,爭相“登陸”銷售臺灣茶,林政豐也不例外。隨著大陸茶市流行趨勢變化,不少臺商開的茶葉店紛紛轉賣普洱、金駿眉、大紅袍、龍井綠茶等,林政豐卻偏偏堅持原味本色,包裝不改,認證不變,還使用環保袋來裝茶售出。
經過3年耕耘,林政豐頗有收穫。在他看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在大陸只要堅持正宗臺灣味,就會有大商機。
堅持臺茶本色 廈門集散發貨
至今,林政豐仍然很自信:正宗的臺茶一定能“收買”許多陸客的味蕾。從小在茶鄉中長大的他説,臺茶閩茶雖一脈相承,但臺灣氣候特殊,加之臺農精湛技術,造就臺茶品種繁多、品質優良,喝上一口喉韻回甘,與陸茶或大陸種植的臺灣品種茶相比,就是不一樣。
談及當年“登陸”時,林政豐説自己發現,600克一台斤的臺灣高山茶,在大陸有時僅賣百來元,以他多年經商經驗來判斷,這賠本的生意沒法做。這些年來,大陸臺灣茶市已被越南、大陸當地産的臺灣品種茶攪混。
但林政豐認為,這恰是臺茶立足陸市之本,“林家公司所出品的茶葉,佔全臺灣原産地茶葉供應的60%—65%,公司基地是臺灣産、官、學示範工廠,産品均有生産履歷。公司也是經‘農委會’鑒定檢驗合格後才可上市的企業,消費者只需看清標識,品質就有保證。”
2009年,林政豐在廈設立公司,以此作為物流發貨基地,反其道向內陸二線城市出發,先後在新疆、遼寧、陜西、四川、浙江等地設點。正宗臺茶在當地雖然價高,但林政豐堅持己見。
沒想到,這種模式很快被認可。期間,別家臺茶店隨大陸流行茶品調整,生意也因此起伏不斷,梅山制茶卻發展到91家加盟店,全部統一在廈門發貨配送,市場價格統一,風險共攤。為強調臺灣味,林政豐還特別下了條規定:加盟店內茶葉盒、茶罐包裝全部源自臺灣,不得擅用豪華包裝後高價售出。這些包裝圖案,有的已經有30多年未曾改變。
品牌抱團拓銷 北京會客招商
記者了解到,臺灣梅山制茶公司成立於1994年,創始之初以茶農採茶請人加工為主,後來公司聯合當地10多家制茶公司組建了産、制、銷一條龍生産企業,在臺灣擁有70多家加盟店,規模次於天仁茗茶。
事實上,臺灣梅山制茶企業已掌握原産地1/3的茶葉資源,茶葉根本不愁銷,但林政豐卻認為自己在大陸找對了路子,這種模式可以繼續複製下去。
1個月前,他將在廈的門麵店進行裝修,把拿到大陸代理權的臺灣義美、楊家香食品以及新太源瓷品一一擺設、展示,期待新一輪的事業發展。據他介紹,目前,梅山制茶在大陸的拓銷戰略調整為所經營的産品中,70%為茶葉,20%為食品,10%為茶器具。關鍵是,所有的這些産品全部來自臺灣。
他説,“這三家品牌在臺灣響噹噹。全臺灣只有義美食品躲過塑化劑這場風暴,誰都知道楊家香是新東陽的代工廠商。還有新太源瓷器,他家的杯子不僅漂亮,裝上茶後還會發出聲響。這些好東西都是我根據大陸市場需求而挑選的,希望臺灣品牌産品抱團拓銷陸市,能有好的成績。”
林政豐還有一個市場戰略,那就是選擇在北京設立展示會所,地點就在前門大街,“我們喜歡在北京招待客人,那兒八方客多,展示臺灣産品最適宜,也因此招到不少各地商家。”陳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