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開先河!“廈門臺灣”海運快件雙向運營
3月29日,兩岸直航定期航線客貨滾裝輪“中遠之星”號承載著首批出口兩岸海運快件,緩緩離開廈門港並航向臺灣。這標誌著海峽兩岸海運快件(廈門—基隆、廈門—臺中)業務正式邁入進出口雙向運營階段。
首批出口快件為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申報出口的圖書以及廈門先領進出口有限公司申報出口的油畫,總重9195.5千克。
據廈門海關介紹,近年來海峽兩岸快件業務增長迅猛,2011年該關共驗放兩岸往來快件19.9萬件,同比增長76.61%;今年1-2月該關驗放兩岸往來快件25761件,同比增長37.4%。但由於此前兩岸往來快件由航空運送,成本較高,且易受艙位限制,其發展勢頭受到一定的制約。相比之下,以海運集裝箱為運輸容器的兩岸海運快件不僅大大增加了快件運載量,也將有效降低運輸成本。此外,由於廈門港是直航臺灣時間最短的大陸港口,“中遠之星”號直航臺中、基隆港分別只需要8小時、12小時,可以充分保障兩岸海運快件的時效要求。
與此同時,為最大化發揮兩岸海運快件“準空運”的速度優勢,廈門海關為該業務提供了一系列“量身定做”的通關便利措施:在“5+2”工作制、24小時預約加班的基礎上,實施出境最後裝載、靠港最先卸貨方式;設立專門窗口快速辦理兩岸海運快件通關手續,並安排專人進行船邊監管;對進出口海運快件集裝箱一律採用電子關鎖進行移場,做到貨物實時驗放,讓兩岸海運快件真正“快”起來。
此前,“中遠之星”號已于3月12日搭載首批進境臺灣快件運抵廈門港,兩岸海運快件進境運營順利開啟。
經營管理“中遠之星”號客貨滾裝輪的閩臺輪渡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福生告訴記者,目前兩岸海上快件運營尚屬試運作階段,通過“中遠之星”號點對點直航模式,兩岸海運快件的成本可較空運低40%。(記者 劉立忠 郭婕妤 通訊員 劉銘 呂慧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