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構築新平臺力推兩岸科技合作
中新網福州9月16日電 題:福建構築新平臺力推兩岸科技合作
作者 張羽
藉閩臺之間獨特的“五緣”關係,兩岸人才正在福建呈現大融合之勢,已有10多萬台灣經營管理、研發技術人才來閩創業。最近剛剛在福建落幕的“海峽兩岸學者海西創業行”活動,就是閩臺人才交流合作的具體體現,也是今年8月大陸首個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基地揭牌後,福建為促進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兩岸專家學者交流溝通而搭建的又一新平臺。
為期十多天的“海峽兩岸學者海西創業行”活動,一個顯著的成效就是,實現海峽兩岸學者與海西企業項目技術對接102項,其中臺灣項目11項,以獨具優勢的農業、林業方面合作為主。
從簽約的技術對接清單可見,由臺灣嘉義大學何坤益教授與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惠安赤湖林場簽訂合作開發協議的沿海防護林優良闊葉樹種及配套技術項目,將引進臺灣海桐、臺灣欒樹等一批臺灣防護林優良闊葉樹種及配套技術,在福建沙質海岸不同生境條件構建防護林體系,為福建沿海防護林更新改造提供技術支撐。
為鞏固對接成效,促進項目落地轉化,此次活動還邀請了10多位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分批前往廈門、福州、南平、寧德等地考察有關科技園區及企業,選擇創新創業地點和方向。在福建省農科院,臺灣暨南國際大學佘日新教授、臺灣中興大學農科所徐堯輝教授一行與相關負責人和專業帶頭人進行了座談,雙方表示了進一步進行科研合作的意向。
佘日新教授表示,海峽兩岸學者海西創業行活動和成立海峽兩岸學者海西育成中心,是海峽兩岸加強科技産業合作,實現科技産業化和産業科技化的新嘗試,希望能持續高效地開展下去,讓科技更好地為兩岸人民創造福祉。
作為海峽兩岸學者創新創業活動的服務載體,新成立的“海峽兩岸學者海西育成中心”聘任首批15位育成輔導專家宣傳和推廣兩岸專家學者先進科技成果,促進海峽兩岸學者科技成果産業化。同時,該中心將著力介紹和推薦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到海峽西岸經濟區創新創業,為有意願入駐福建省相關科技園區的海峽兩岸學者提供諮詢、引導等服務。
福建省科技廳廳長莊榮文表示,今後將繼續組織舉辦海峽兩岸學者海西創業行活動,並大力支援海峽兩岸學者海西育成中心開展有關技術服務工作,通過引導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到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創新創業,促使福建産業鏈向高端延伸並構建高附加值的科技産業體系。
依託已有的兩岸科技合作交流優勢領域、特色領域或科技産業平臺,福建在兩岸科技合作與交流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由此,大陸首個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基地今年8月在福建正式授牌。該基地囊括了福州高科技産業合作基地等9個基地12個成員單位,涵蓋福建光電資訊、精密儀錶儀器、農林漁等領域的多個高新技術行業。
莊榮文稱,基地建設將以構築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平臺為目標,促進兩岸科技項目對接、機構與人才對接、智慧財産權對接和科技資訊對接,使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基地成為高技術特徵明顯、産業和人才集聚度高、持續創新能力強、公共服務完善的、最具競爭力的兩岸科技産業合作的高位平臺。(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