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港澳珠三角仍會是臺商的廣闊天地
《澳門日報》12日發表社論説,儘管面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以及海峽兩岸啟動“三通”,港澳乃至珠三角仍然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和堅實的基礎條件,仍會是臺商施展拳腳的廣闊天地。
社論摘錄如下: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日前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歡迎臺灣加入及推動大珠三角的發展。儘管面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以及海峽兩岸啟動“三通”,港澳乃至珠三角,仍然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和堅實的基礎條件,仍會是臺商施展拳腳的廣闊天地。
港澳與臺灣的經貿關係向來十分緊密,而又與內地簽訂了CEPA協議,所以應從經貿這層面特別推動加強港澳與臺灣的關係。今年發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容許廣東、香港、澳門按照“一國兩制”的規定,按照CEPA的基礎,進一步發展三地經濟體的相互合作。臺灣的企業,應該積極加入及推動大珠三角的發展,這必然會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中國新聞社課題組二月二日發表的《二○○八年世界華商發展報告》指出,二○○八年十二月,海峽兩岸正式開始“三通”,這無疑給臺灣經濟注入一劑良藥,也開啟兩岸關係的新篇章;但港澳航空運輸、海上運輸以及旅遊業可能因之流失大量貨源和客源,有人擔心港澳與臺灣的交流將漸漸轉淡。
因應兩岸“三通”帶來的變數,澳門國際機場及業界逐步開拓更多航線,同時爭取臺灣客在澳門停留觀光後再轉入大陸。最近訪問澳門的臺中市長胡志強認為,大三通後,臺灣與澳門的交流會受到衝擊,澳門與臺中沒有直航班,交流可能更少。澳門與臺中應該主動積極拓展交往,尋找雙贏的合作機會。
他希望臺中與澳門先從文化、美食、觀光等環節著手加強兩地聯繫,溝通基礎穩固後逐漸擴展至開拓貿易合作。胡志強建議推動航空公司開設兩地直航,更好地推動旅遊互動合作,為未來構建交流渠道。他形容澳門是一個“焦點”,不能低估澳門的實力。澳門每年吸引逾千萬內地遊客到訪,當中不少來自珠三角一帶。倘澳門與臺中能發展聯遊路線,吸引訪澳的內地遊客轉機到臺中旅遊,相信兩地合作更會生色不少。
至於香港,兩岸“三通”的衝擊更廣泛。臺灣是香港第四大貿易夥伴,二○○七年雙方貿易額達三百三十一億美元;香港也是臺灣最大的貿易轉机地區,是臺灣重要的出口與轉口地;香港又是兩岸最重要的籌資中心與資金管理中心。
短期來看,兩岸三通對香港的轉口貿易、旅遊和航運等行業可能造成影響。中、長期來看,兩岸三通將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區內的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憑藉香港擁有的競爭優勢,包括穩健的金融體制、健全的法律制度、自由的資訊平臺和專業的服務配套,今後香港當可在兩岸企業融資和提供高增值服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臺灣出口總值已連續五個月負成長。臺灣財政主管部門統計處九日公佈,海關進出口統計顯示,一月臺灣出口總值為一百二十三億七千萬美元,年增率為負成長百分之四十四點一。但是,大陸內需市場卻在快速成長,加上此時為了度過金融海嘯,政府正極力推動。
臺商應把握此波機會,轉攻大陸內銷市場。如何打通資金與通路是最大挑戰,臺灣主管部門應出面統籌,整合民間與官方力量,協助臺商順利從外銷成功轉型到大陸內銷市場奮鬥。
繼“長壽牌”香煙之後,臺灣煙酒巨頭——臺灣煙酒公司旗下的“臺灣啤酒”預計五月起大舉“登陸”,搶佔規模百倍于臺灣本土的大陸啤酒商機。首站則已暫鎖定廣東和福建市場。預計“臺灣啤酒”明年可以增加十分之一的銷售量,為公司整體營收貢獻近新台幣三十億元。從這一事例,也可以看到臺灣加入及推動大珠三角發展的重要性和有利條件。
今後一段較長的時期內,和平發展會是兩岸關係的主軸。臺灣方面應進一步把握胡錦濤提出的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六點意見呈現的機會,積極協商、求同存異、共創和平謀發展,加強兩岸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兩岸互利雙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