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醫療劇PK誰更優?
在大陸各大衛視熱播的醫療劇《心術》于上週末完美收官,創下收視佳績的同時,也讓大陸自製醫療劇首度成為輿論焦點。其實,醫療劇向來是美劇、日劇中的熱門題材,臺灣地區歷年來也不乏叫好又叫座的醫療劇集,例如言承旭擔綱的臺版《白色巨塔》。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大陸醫療劇與美劇、日劇缺乏可比性,臺灣醫療劇恰好就成了大陸醫療劇的天然參照物。到底哪邊的製作班底更強、演員更大牌、劇情更經得起推敲,不妨來PK一番。
比內容劇情
醫患關係+言情vs業內鬥爭+勵志
醫療劇劇情從正面無外乎救死扶傷,從負面則多著眼于權力鬥爭、醫患矛盾。大多觀眾抱著想看“黑幕”的心態,2010年有了一部《醫者仁心》,因對醫患關係做到了客觀公正的解釋而受到肯定,給大陸醫療劇的“冰河時期”吹了一陣暖風,也為《心術》的走紅奠定了觀眾基礎。
臺灣早在2006年就有一部風靡兩岸的《白色巨塔》,雖與日本知名系列劇同名,劇情卻不甚相同。由於醫生在臺灣人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臺版醫療劇難免與權力、金錢和地位掛鉤。《白色巨塔》正是反映了醫院內兩派人馬為了爭奪院長之位爾虞我詐的故事,讓觀眾窺視到白色巨塔內的殘酷景象,其專業度和真實度也讓此劇大受好評。
但不管是大陸或是臺灣的醫療劇,永遠少不了言情的因素。就拿《心術》來説,從播出後就被醫護人員不斷挑剔,諸如“醫護人員戴首飾”、“帶女友進手術室”等基本醫療常識錯誤,被指為 “醫療外殼的言情劇”。其實臺灣醫療劇也一樣,例如多年前一部 《大醫院小醫師》,描寫了小醫師看似笨拙的成長。另一部臺劇《白袍之戀》,光是看名字,就知道是青春偶像劇的模式了。
總結:畢竟不是教學片,不言情肯定沒人看。但據説《大醫院小醫師》的導演王小棣為此劇嘔心瀝血,只為了讓專業醫師看了不會笑話。所以論專業嚴謹,臺灣醫療劇略勝一籌。
比創作班底
金牌言情編劇vs醫生名作家
《心術》已經劇終,但相關話題仍在發酵。處於話題核心的,其實就是該劇編劇六六。自《蝸居》、《雙面膠》等劇走紅之後,這位女作家也成為了大陸電視圈炙手可熱的金牌編劇之一。為了創作《心術》,六六特別在醫院“潛伏”了兩年,不過隔行如隔山,《心術》最被詬病的地方,也正在於劇中醫療知識不嚴謹乃至謬誤,甚至連結局也被媒體質疑有抄襲臺灣《白色巨塔》之嫌。
相比之下,臺灣醫療劇在專業上的底氣,與侯文咏這位醫生出身的作家密不可分。臺大醫學博士出身的侯文咏雖然人到中年才改行寫作,其《大醫院小醫師》、《白色巨塔》等小説出版後都成為暢銷作品,隨後被搬上熒屏。此外,臺灣醫療劇往往也起用金牌導演,以求達到最好的製作水準。《白色巨塔》的導演蔡岳勳先後執導過《流星花園》、《痞子英雄》等經典劇,還拿下金鐘獎最佳導演殊榮。而導演王小棣,則是在臺灣電視圈中出了名的嚴格。
總結:當言情編劇遇上醫生作家,六六註定要敗走麥城。醫療劇要想成功,編劇當然不是唯一因素;但靠譜編劇加上大導演,這樣的創作班底一定會提升劇集的深度和精彩度。
比話題性
主題偏差vs抄襲之爭
《心術》的最大爭議,可以概括為“每個人都有意見”。從劇集情節來看,醫患關係是創作者重點著墨的部分,但這部分內容卻讓醫患雙方都不買賬。在醫護人員看來,醫生護士的工作遠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光鮮;而在有過看病經歷的患者看來,在醫院看病的過程也沒有劇集中那麼美好。
臺灣《白色巨塔》播出時也曾飽受爭議,爭議的核心就是侯文咏是否抄襲了日版 《白色巨塔》。由於兩部《白色巨塔》題材類似,甚至情節也有驚人雷同,令臺版《白色巨塔》的作者侯文咏陷入抄襲之爭。而由於日版珠玉在前,擔綱臺版主演的言承旭演技也被觀眾質疑。
總結:話題劇集總有一點相似,那就是爭議越多越紅火。當年臺版《白色巨塔》的爭議更多出於觀眾的過高期望,而《心術》的話題性則源自真實生活中醫患矛盾的複雜性。如果單純比拼話題性,則《心術》完勝。
比演員陣容
實力演員vs當紅偶像
要説起演員,那可真是大陸醫療劇“難以言説的痛”。近幾年來大陸的醫療劇也著實拍得不少,《永不放棄》、《無限生機》、《柳葉刀》……反響卻不算熱烈。再一看演員表,李幼斌、江珊、王茜、王志文……都是一線實力派演員,卻不太能抓住年輕人的胃口。大陸醫療劇一直缺乏新面孔,抓不住眼球,何來人氣?
在偶像派藝人向來高産的臺灣,這一切仿佛不是問題。回頭看看當年走紅的《白色巨塔》,不僅有言承旭擔任主演,還有張鈞甯、楊謹華兩位美女演員助陣,甚至還有歌手費翔的客串。這讓同劇的實力巨星吳孟達、梁修身都幾乎成了“綠葉”,何愁人氣不旺?在臺灣的醫療劇中,醫護人員一向以帥哥美女的形象露面,例如《白袍之戀》就有安以軒和郭品超,而鄭元暢也曾在 《惡作劇之吻2》中扮演了醫生的職業。
最近大陸的醫療劇也在演員上進行了演變,例如年初的醫療大劇《感動生命》就用了臺灣小生霍建華。此外大陸醫療劇也在努力尋找另一種氣質,例如《醫者仁心》中的主演、金馬影帝謝君豪,《心術》的主演吳秀波,都靠著成熟穩健的氣質俘獲了不少年輕觀眾的心。看來,“美大叔”的風潮更適合大陸醫療劇和年輕觀眾的胃口。
總結:集中採用年輕演員,有利也有弊。臺灣幾乎什麼電視劇都能拍成青春偶像劇,看久了變得類似。大陸醫療劇若能開始注重人氣與實力的融合,或許能看到更廣闊的未來。(燕子 林靜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