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懷孕就會被暗示辭職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本周,有關女職工產假由90天增至14周的徵求意見稿引發了大眾的熱議。雖然僅僅延長了8天,似乎力度不大,但對于廣大育齡女性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從社會角度來說,產假延長,體現的是國家對生育權的尊重,對婦女權益保護的進一步加強。不過,也有人擔心用人單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者會加大女性的就業壓力。那麼,其他國家的女性如何休產假,是否面臨相似的困擾?中央臺記者張加寧報道:
日本女權與中國有差距 生育往往丟工作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法律規定女職工可以在孩子出生前休假6周,出生後休假8周,如果是多胞胎可以適當延長。雖然在日本受少子化、老齡化困擾的今天,很多公司也開始給男性員工陪產假,但是由于工作壓力大,很少有人真的敢休息,定居日本的華人唐辛子認為,日本在尊重女性權益方面與中國有差距。
唐辛子:其實我覺得日本這方面沒有我們中國好,它對女性非常的不照顧,而且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工作狂嘛,你比方說我自己,說我自己,我以前也在日本公司工作,但是每天晚上我要加班,加班到晚上9點或者10點才回家的,這我還是辦公室回家很早的,我們公司部長每天晚上他幹到12點鐘才回去,然後他很驕傲他說他今天幹了通宵,但是我要家里有孩子我怎麼可能說陪這個部長一直工作到12點呢?在日本是一種很集體性、很團隊性的一種工作氛圍,這個部長工作到12點,部長不回去其他人都不敢走,像我的話我一邊加班我就老想著孩子,就沒辦法工作下去,所以最後不得以沒有辦法只好把這個工作辭掉。
記者:當然也有日本女性懷孕之後還堅持工作,但是這往往需要精打細算,加倍辛苦唐辛子。
唐辛子: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一個大學的老師,她不想把這個工作辭掉的話,她就要選擇好日子,正好是在暑假或者是正好放產假的時候,把這個小孩生下來,爭取就不請假,一離開這個崗位你的空缺馬上就會被別人頂替掉,所以就是只能是自己辛苦,所以很多的日本女人基本上最後生完小孩也就把工作辭掉了,有些人不想辭的話,他那個有一些比較保守的日本公司它會暗示你,知道你要懷孕了,他會暗示你,這個工作你可以辭職了。
歐美國家福利優厚 多數家庭能順利度過育兒期
與日本產假的吝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多數歐美國家的悠長假期,比如說在加拿大一般來說一個家庭可以擁有50周的帶薪假期照顧新生兒,瑞典在1974年率先將母親的產假改為父母親的產假,父母親產假一共有13個月,由雙方自行安排,不過必須在孩子年滿8歲前休完,休產假的任何一方可以領取本人工資的80%。
德國在2007年採用瑞典模式,而且女性在一年的產假之後還有一個三年選擇,就是說這期間可以在家全職陪孩子,政府每個月給500歐元的補貼,而如果三年之後回到原單位,原單位要無條件的接受。在英國媒體工作的海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介紹說,英國女性除了一年的產假之外,可以在兩三年時間內一半時間工作,一半時間帶孩子。
海倫:我的第二個孩子還很小,所以我申請每周2、3、4工作,當然這樣我的工資會受影響。
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奉行鼓勵生育的政策,並且在嚴格條件要求下,對家長有相關的福利。
澳洲華人鄒苗苗:根據澳大利亞法定帶薪產假的規定,符合資格的父母都是可以獲得18周的帶薪產假,領取聯邦最低薪酬標準的補貼,目前為稅前每周570澳元,合共累計為10260澳元,申請這一項福利的家長必須在生產或者是領養之前的13個月當中,起碼是有10個月是在工作,而且累計時間不得少于330個小時的,如果期間有休假也不能夠過超過2個月,另外年收入超過15萬元者,將沒有申請的資格。
鄒苗苗介紹說,澳大利亞新生兒的父親如果不休由納稅人出資支持的為期兩周的產假,就不可以拿到1200澳元的產假補貼,這也是為了讓新爸爸陪孩子的時間最大化。
鄒苗苗:澳大利亞是非常鼓勵生育的國家,並且產假福利優越,雖然或多或少的都會令各行各業的雇主們感到無可奈何,就我身邊的朋友來看吧,似乎非常順利的度過了產假時期,像懷孕期間身體無異常情況下,很多孕媽媽都會選擇堅守工作崗位,同時也很少能夠發現她們的工作或者是另一半的工作受到嚴重的影響,也許每個人都是善于自我調節的,即便雇主們不會去為難正在產期當中的雇員,相信在激烈的大環境之下任何人都有可能產生職業危機感,雖然澳大利亞各項福利都略顯優越,但是人們似乎更看中的還是自我的生存價值。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