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張良銘:大陸尋回“田園夢”
老張在採摘圓黃梨 (圖片來源:人民網)
8月30日一早,我們隨江蘇省徐州市劉集鎮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驅車前往楊莊村,走訪在當地承包了600畝梨園、富有傳奇色彩的“臺灣老張”。在徐州市,提起老張,十有八九指的是來自臺灣省的張良銘。
行駛途中,司機師傅忽然指著前面行駛的黑色轎車,大聲道:“那不就是老張的車嗎?”
600畝梨園,樸素,這是黑黝黝皮膚、地道農民模樣的老張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剛剛去給一位朋友送了幾箱新摘的梨回來,給他解解饞。”老張下車後樂呵呵地笑著説。
“老張不光梨子種得好,他還是律師呢。”劉集鎮宣傳委員苗建華對記者説。
“4年的檢察官加20年的律師,日子久了,就想從案子中抽出身來,過幾年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生活。”正是因為對職業的倦怠,1998年,老張將自己在臺中市經營了近20年的律師事務所交代給外甥女婿打理,隻身一人來到大陸,尋找自己的“田園夢”。
在梨園裏,老張讓記者試著去踩梨樹下面的土壤,軟綿綿富有水分和彈性。老張説,他專門請科研人員為梨樹科學地配製了液體肥料。這種肥料是用紅糖、大豆、海草精加上溶磷菌、菌根菌、枯草桿菌等發酵而成,需要用特製的灌注槍注射進梨樹下面的土壤。正是液體肥料讓土壤“富有活力”。
在徐州農村,無論梨園規模大小,種梨方法無外乎是施化肥、灑農藥。老張的到來,給這裡的種植帶來了新技術。當地農民説,他的梨是“吃雞蛋喝牛奶長大的,能不好吃嗎?”
大家紛紛前來學習經驗,老張也很樂意把心得傳授給大夥兒。
梨園裏的鋼絞繩上懸挂了很多小瓶子。老張解釋道:“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食心蟲的幼蟲會鑽進梨子吃梨肉,只要産下一個卵,整顆梨子就會爛掉。這些小瓶子裏裝的東西是用來驅鳥和誘捕食心蟲的。”
老張還利用生物克制來實現驅鳥防蟲,為的是不使用哪怕一丁點兒農藥,雖然在成果率上不如灑農藥的效果好。老張説:“我種的是梨,但修的是身,養的是性。”
老張自2002年承包梨園以來,採用高接換種法,引進翠玉、圓黃等優良品種,精耕細作,投入很大,一直到近兩年才開始盈利。參觀梨園的包裝車間時,記者看到,“臺灣老張的梨”包裝箱上印著他琢磨出來的句子:地靈出天寶,人傑種物華。
配製營養豐富的肥料雖然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但精心的培育和養護保證了梨子的品質。正是因為如此,老張的梨被香港一家知名超市看中。
記者不禁問老張,之前經營律師事務所月收入能達100萬元新台幣,甚至有幾年還是臺灣中部地區繳納個人所得稅最多的律師之一,為什麼放棄讓人羨慕的律師職業和優厚收入,來到大陸農村做個普通果農,如此辛苦地經營著梨園?
老張若有所思地説:“我的祖先從徐州遷到廣東,明朝時又從廣東移民去了臺灣。我這次重返大陸算是葉落歸根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