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臺商周樑成:行善快樂 不能用金錢衡量
周樑成在落成典禮上與學生們親切交談。今年9月,在他的帶動下,由臺商們捐資45萬元建立的廣西平末小學落成,其中他一人便捐資20萬元。
這麼多年行善總共投入了多少資金?我沒去計算過,我覺得行善不能用錢多錢少去衡量;對於之後行善會投入多少,我也沒有預算,但回饋社會的慈善事業肯定會‘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這些事能讓我獲得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
頭髮花白,面帶笑容,這是來禪辦企15年的臺商周樑成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這15年來,他不僅將一個只有20多人的小企業發展成近5000名員工的大公司,而且不忘回饋社會:設獎學基金鼓勵大學生深造,每年資助貧困學生,給山區建校舍派教師……。在採訪中,他一直稱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這些事能讓他獲得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
善舉源自身體力行的家庭德教
説起種種善舉,周樑成很自然地説到了他的家人。1953年,他出生在臺灣臺中一個傳統的家庭,在他兒時的記憶裏,祖父、父母從來都沒有要求過他們兄弟姐妹的學習成績,而是一再的身體力行教育他們:行善、忠厚、刻苦、節儉。
“我祖父是我們那個鎮好人好事的代表人物,我受他的感染挺大的。記得當時我們家境算比較富裕,但祖父、父母們每天早上5時多就起床勞作,所以我們也不敢賴床,早早起身幫著到田裏做農事。”周樑成説,父母都沒念過書,但父親希望孩子們有學問能在社會上幫更多人,就頂著鎮裏重男輕女的傳統風氣,將兄弟姐妹四人全送進了學堂。“我姐姐是鎮上第一個女大學生呢。”
説到家人身體力行的德教,周樑成稱這樣的教育甚至有種不可抗拒性。他説,讀書期間,他們兄弟姐妹都要在傍晚6時前回家。若沒有按時回家,隨之而來的並不是父母的責罵,而是母親站在村口的等待。“她不找你,也不怪你,就是站在村口等你,直到看到你漸漸往家的方向走近,才舍得離開。”周樑成説,母親這種無聲的疼愛讓他們誰也不敢晚回家了,而且放學後都幫著父母勞作,小小年紀的心裏已覺得“我多做一點,父母就少操勞一點”。
受助員工用公司名給兒取名
周樑成將自己多年來做的好事稱為“小打小鬧”,不值一提。而記者在採訪他的員工時才發現,他不僅前幾年在佛科院設立了獎學基金,而且從2005年起資助了廣東山區20名貧困學生,支付其小學期間全部費用;員工們説,周總還時不時自掏腰包救濟家境貧困的員工。
2005年,華國公司招了一位名為藍同冠的員工,藍同冠是廣西人,身材高大,在公司做一名普通生産工。沒想到剛過1年,藍同冠就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隨後便辭職回家調養。可是不到半年,藍同冠就病逝了,留下妻子及遺腹子。周樑成得知此事後,立即派公司人員前去探望,了解情況。員工回來向他反饋藍同冠家裏原本就很窮,自他病逝後家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周樑成聽後當即決定,藍同冠的遺腹子5歲前的撫養費用全部由公司支付。現在藍同冠的遺腹子已出生,其母為表感謝而決定用公司的名字給孩子命名,即“藍華國”,並稱等孩子大些一定要帶著他來向周總親自道謝。
周樑成的這一舉動讓公司上下肅然起敬。他們説,周總這麼做完全是出於道義;他們還説,周總是他們工作生活的一面鏡子。而周樑成對於此事的回應卻是一句“憑良心做事”。
從個人行為到公司目標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腋才能成裘。周樑成決定將行善的個人行為轉化為公司的目標,要建立員工為社會出力的觀念,無形中告訴他們要有向善心理,積極主動地去關懷社會。
於是,為了調動每一位員工向善的積極性,周樑成向公司上下拋出了今年要在廣東省內建一所希望小學的想法。他提議由來自省內山區的員工們來介紹自己家鄉需要資助的小學狀況,寫好提案挂在飯堂,然後由所有員工投票初步選出最需要資助的10家小學。初步選出後,推薦者要對這些小學進行更詳細的圖文並茂的資料彙報,最後敲定3家,由公司派有關人員前往實地考察,最終確定資助對象。
沒想到,這一活動受到了員工們的熱切關注和積極參與,員工們提供上的資料讓周樑成更加堅定了在省內建希望小學的想法。“我們最終確定的資助對像是韶關市坪田鎮長坑小學,打算投資50萬元,計劃在明年4月之前完工。”周樑成説。長坑小學目前的教學樓都是危房,教師的辦公住宿條件也非常差。因該小學之前是由村民集資建的,因此現在年久失修卻沒有資金重建了。目前正在製作新建小學的規劃圖紙,公司會派專人前往技術指導施工,確保明年4月前完工,讓孩子們在新校室按時開課。
善事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當記者問及周樑成到目前為止行善投入了多少資金時,他笑稱沒去計算過,覺得行善不能用錢多錢少去衡量;對於之後行善會投入多少,他也沒有預算,但他説肯定會“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因前往山區考察的員工反饋,山區小學僅有初中文化的代課老師居多,奇缺正規大學畢業的教師。周樑成聽後立即又在公司內提出“培訓員工,進山支教”的想法,呼籲師範專業並有教學經驗的員工報名,支教期暫定1年,公司會分文不少地支付員工應得的薪酬,員工照常能享受到原有的福利和晉陞機會。
“公司選送的兩名員工已于上月正式在雷州市題橋小學支教。女員工有些水土不服,孩子們都幫著她去買菜,村民們都非常關心她。這讓我感到既放心又高興。”周樑成説,若效果好,企業隨後將繼續培訓員工,作為支教老師輸送往山區最需要的學校。
周樑成在佛山還有一個頭銜,那就是禪城區臺商聯誼會的會長。今年9月,在他的帶動下,由臺商們捐資45萬元建立的廣西平末小學落成,其中周樑成一人便捐了20萬元。周説,他希望通過組織發動更多臺商,在佛山這個為臺商投資創業營造了很好投資環境的地方,多做些善事回饋這裡的民眾,併為廣東省內需要幫扶的山區教育事業出一份力。
周樑成告訴記者,他希望自己三年內能退休,放手讓年輕人去幹。他説,他有一個很聰明的兒子,有一幫很忠誠又很有幹勁的員工。“我相信兒子能把公司發展好,也相信他能繼承我們家一直以來的德教傳統,努力經營不忘回饋社會。”
真情對話
我是一個努力的人
記者:您有信仰嗎?
周樑成:有的。佛家和道家。也是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這兩家都是教人向善的。
記者:您平時有什麼愛好嗎?
周樑成:我喜歡欣賞畫,不分什麼流派,因為我喜歡一切美的東西;還經常看一些青銅器方面的書。這些愛好都是我平日工作減壓的好幫手。
記者:您覺得自己現在是個成功的人嗎?
周樑成:不是。我是一個努力的人。
記者:那成功在您心裏的定義是怎樣的?
周樑成:應該是我的企業未來不斷發展,我的員工正直、誠信、向善。
〔記者手記〕
盡孝要趁早
在採訪之前,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總,便將“周樑成”三個字在網上搜索了一下,不料出來的資訊寥寥無幾。後來才知道,周總一向低調,對於媒體的專訪要求要麼婉言謝絕,要麼因奔走于臺灣、上海的公司而難以抽空。
在採訪中,我發現周總左手腕上帶了一串女士的珠鏈。他對我説,盡孝要趁早。原來這是她母親留給他的唯一貼身飾物。他説,他所在的傳統家庭裏,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都很含蓄。這些年他一直在內地創業卻沒有太多時間孝敬父母,當意識到應多抽空去孝順二老時,母親已經離開了他。
和員工一起吃食堂、一起穿工服,卻每天早上6時就到公司開始工作。他的員工都告訴我,周總太操勞了。後來,我不經意在周總經常乘坐的商務車裏,發現一本于丹的《論語》心得。司機説,這是周總的書,在車裏他時常要看。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書的封面上寫著。我想起周總跟我説過的話:向善的事能讓他獲得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劉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