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令赴臺遊的安全問題再度凸顯。臺灣旅遊業界連日來熱議這一話題,期待亡羊補牢,讓赴臺遊行穩致遠。
太魯閣發安全帽
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令大陸游客喜愛的另一景點太魯閣加緊了安全防範。
景區所在的花蓮縣縣長傅崑萁1日到曾有落石砸死大陸游客的九曲洞景區探查,看到大陸游客頭戴安全帽排隊通過,如同建築工人赴工地,感慨不能靠一頂安全帽應對落石,這實在有損臺灣的旅遊形象。他表示,已連續3年上書太魯閣公園管理處,希望儘速處理解決落石問題。他提的方案是在落石多發地區架設玻璃鋼觀景走廊,至少石頭不會落在人頭上。
但也有人提出,太魯閣的賣點就是天造地設的絕壁深谷,人工建築大煞風景,何況本來岩石風化,地質脆弱,施工會加劇落石風險。而管理處的回應依然“官式”:已向上級反映,在沒有更好的措施之前,遊客還是要戴安全帽,以防石從天降。
2009年2名大陸游客在太魯閣被落石砸傷後,景區開始為遊客配發安全帽;2010年1月,1名大陸游客在還回安全帽返回旅遊車時被落石砸死;今年3月,又有大陸游客被砸傷。在此情況下,大陸游客只能慎重選擇旅遊景點,特別是風雨天氣和地震後。
客流管制應可行
一位臺灣民眾語帶抱怨地跟記者説:“阿里山天天堵車,就像大陸的黃金周。”
成為熱門景點本來不是壞事,但人滿可能為患。早有人提出對於大陸游客必去的景點實行客流管制。此次阿里山小火車翻覆,臺觀光局局長賴瑟珍解釋,以前怕管制客流影響商家生意和地方經濟,現在看來,遊客過多的確影響旅遊安全和品質,考慮對熱門景點實行客流管制,至少錯開抵達時間。
除了客流管制,還應該有什麼措施?臺灣旅行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高慶答得簡短:花錢。面對龐大的陸客群,必須拿出錢來維護道路、運輸、景區的安全。他説,旅行社願意通過付門票等手段減少投資壓力。
但錢由誰出是個問題。臺灣景區大多是多頭管理,比如日月潭,直屬“內政部”的“國家公園管理處”,但“水利署”也管,臺電公司也有地盤。要解決問題,須克服本位主義,跨部門合作,而這不是靠道德勸説和媒體呼籲就能辦到的。
不要貪圖“零團費”
為保障赴臺遊品質,臺觀光局設定了接團社每人每天60美元的底線,但旅行社攬客為先,競相殺價,底線早就被衝破。有的大陸組團社坐等低價,多拉快跑,有的遊客報團時也只考慮團費價格,結果,低團費、低品質、高購物的旅遊團早就出現。臺灣一位旅行社總經理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每人每天30美元已不是新聞,還有的導遊墊付旅行社利潤接團,這樣的團不被拉去買天價玉石怎麼辦?”旅行社“零團費”(泛指低利或無利)接團,當然要帶團去高回扣店購物,遊客也會在無意或強迫下買高價貨或假貨。即使不是零團費,也開始有不肖店家針對大陸游客下手。
春節期間,花蓮一石藝店就把市值不超過5萬元新台幣的臺灣軟玉以45萬元新台幣的價格賣給大陸游客,而此店還是旅遊品質保障協會的授權店家。目前,這家店的授權資格已被取消。
品保協會和花蓮縣現在都在推行“不二價”購物,即明碼標價,但也有店家提出這種消費方式不適合大陸游客,因為他們喜歡砍價,即使砍價後還高於標價也因歡喜而買下,“享受砍價的樂趣”,如果明碼標價生意反而不好做。
在此,提醒大陸赴臺遊客,一要有安全意識;二是購物一定要保留憑證,以備維權之需;三是如果導遊提出因安全因素改變行程,要體諒並配合,不能風雨兼程;四是準備個人遊的遊客要事先多了解資訊,不能茫然啟程。(本報記者 陳曉星 吳亞明)
[責任編輯: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