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選舉在即,從陳水扁被判無罪到鄭弘儀事件,近日的臺灣政壇,好像突然又 “熱鬧”了起來,這才讓冷到不能再冷的選情,稍稍加了溫。説這是一次有些“詭異”的選舉,實在是不為過。
其實,縱觀臺灣這些年的選舉,每一次,都是一次民意的 “大起底”:政黨透過觀察和民調,修改選戰策略,確定選舉主軸,而最後的投票結果,就是對政黨觀察力和判斷力的打分。
2000年 直白、抹黑者當選了
2000年,臺灣首次通過選舉産生政黨輪替。在那一次選舉過程中,宋楚瑜、連戰、陳水扁“三分天下”。
當時,臺灣的選舉剛剛開始,選民對國民黨的黑金政治不滿已久,因此産生了“換人做做看”的想法。觀察到民意動向,候選人圍繞這個議題做起了文章。
宋楚瑜以任“省長”政績,打出了“勤政愛民、清廉”的口號;連戰的口號是“心手相連,臺灣起飛”;陳水扁的則是“政黨輪替,掃除黑金”,“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從字面上看,陳水扁的文宣最能抓住民心。
戰術上,扁陣營以“連戰”的“連”姓入手,製作出一組 “連字系列廣告”:“連”米酒都買不到、“連”晚回家都不安全、“連”上下學都怕被綁架、“連”逛街都會被槍打到、“連”HBO電影臺都被切斷信號……對連戰展開一系列形象攻擊,致使連戰“穩定”的形象受損。而陳水扁自己呢,則被塑造成了一個“鐵漢柔情”的形象,成為許多女性心目中的“英雄”。
連戰被攻擊為木訥、無能,陳水扁被誇大成溫暖、陽光,在這樣強烈對比的宣傳中,人們很容易被誤導。
事隔多年,回頭看陳水扁的這些文宣,顯得尤為諷刺,但在2000年,陳水扁勝選了。
2004年 抹黑手腕日漸“精進”
2004年臺灣 “大選”,連、宋對上了扁、呂。
一次次選舉,讓陳水扁嘗到了“烏賊戰術”的甜頭,直到2004年,他的抹黑手法愈加“精進”。
這一次,他選擇了“溫情抹黑”。陳水扁以極端路線,提出了“公投、制憲”等口號,再一次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本土、愛臺灣”的鬥士形象。
針對陳水扁四年政績不佳,國民黨製作了一則電視廣告《買菜》,用一位家庭主婦在買菜時面對物價上漲、錢包縮水的窘境,折射臺灣民眾近四年來的生活壓力。但是,當國民黨打出了“你還有幾個四年”的文宣時,卻被民進黨歪曲為 “唱哀臺灣”。
當然,最後最有效的,還是那“兩顆子彈”。沒有什麼比 “鬥士”受傷,“真理”受創更悲情、更有票房感召力了,選民的理性再次決堤,“兩顆子彈”成功改變了選舉的軌跡。
在倒扁運動時,陳水扁曾經的文宣大將、化粧師範可欽説出了這樣一段話:不能説我的廣告欺騙選民,許下諾言本來就是政治最常見的一件事,跟戀愛中的山盟海誓沒什麼不同。
2008年 溫和理性開始佔上風
2008年,全球經濟不景氣,臺灣在四小龍排名中更是叨陪末座,老百姓的肚子真的“扁扁”了。此時,扁家弊案全面曝光,“海角七億”在老百姓聽來尤為諷刺,積壓已久的民怨全面爆發。
這時,民進黨曾經的黨主席施明德發起紅衫軍運動,也正是因為施明德的身份,才使民進黨無法將這一運動污名化為 “藍綠對決”。“天下圍城”,讓民進黨看到了民眾的怒吼。但此時,整個民進黨已經被陳水扁綁架,只好隨之向下沉淪。他們打出“獨”牌做最後的掙扎,無奈選民已經看破了這一老招數,不為所動。
在這場文宣大戰中,國民黨用了“準備好了”四個字,輔以“兩岸”題材,虛實結合,簡要概括了求新、求變、求發展的選舉主軸。在這一場選戰中,國民黨的文宣手法同樣充滿了 “新奇變”,充滿了感性,讓民眾切實地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前景,不一樣的領導人,不一樣的國民黨。
時勢造英雄,在2008年,馬英九以清廉、理性、溫和的形象,成了站在陳水扁對面的“英雄”。
2010年 都來講理性
這次“五都”大選,我們看到,民進黨步國民黨後塵,走“溫和理性”路線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ECFA是民進黨的軟肋,講到兩岸議題,民進黨沒有像以往那樣拉開嗓子猛批,卻低調打起了太極。因為民進黨知道,ECFA是主流民意,民意不可逆。
為了突顯理性、溫和的形象,民進黨甚至在許多可以發揮的議題上,比如 “花風暴”時,蘇貞昌也僅是淡然以對,並沒有自己上陣做太多渲染。
而民進黨另一位要角蔡英文,她的競選主軸設定成“IloveNew,新幸福、新時代”,主打“新”。蘇貞昌則擬出 “臺北超越臺北”的願景。這兩位的表現,讓人們評價為 “他們在打一場非傳統的選戰”。而像用了近十年的 “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這一回是徹底被扔到垃圾堆裏去了。
但是,化粧師的化粧技巧再高明,時間長了,總有被看破的時候,就像鄭弘儀的“三字經”和陳水扁的“無罪”,考驗著民進黨直面過去的勇氣和魄力,也逼著蘇貞昌和蔡英文,“溫和理性”,到底是講真還是講假。(記者 林靖東)
[責任編輯: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