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金寶山鄧麗君墓園——“筠園”裏,一片點綴著音符微雕的草地上,鄧小姐裙裾飄飄的雕塑泛著金光,一如她的歌聲已是一代人金色的記憶。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攝
在臺北金寶山鄧麗君墓園,她的黑色大理石墓棺躺在園子最深處,歌迷們供養的百合在墓前散著幽香。墓碑上,簡潔地刻著:鄧麗筠,1953-1995。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攝
鄧麗君辭世倏然已15年,一代歌后甜美形象與歌聲,藉著各種紀念活動從時光隧道不時“重返”人間,越發叫人唏噓。
9日,鄧麗君的三哥鄧長富與臺北縣長周錫瑋簽約,要把妹妹的紀念園落腳在面向東海的北岸金山,距離“鄧麗君墓園——筠園”僅僅十分鐘車程。鄧家三哥感性地對記者説:想把妹妹遺物安置穩妥,讓疼愛她的人有個追憶的去處。
一個清涼午後,記者遊走北岸。拍了野柳的火山崖岸,食了岸邊攤新煮的“小卷”,掠過“左岸咖啡”館兒,司機忽問:去金寶山看看鄧麗君?
車彎進山,沿綠樹掩映的山道蜿蜒而上,“這是陽明山裏的金山,過了朱銘美術館,就是金寶山了,那可是臺北有名的墓園,‘入住’的人非富即貴哦。”
金寶山乃是金山半山上一片臺地,臺地之上又一道朗闊山崗逶迤,坐南向北,面向大海,果係風水福地。過佛教靈塔、天主教墓地、金色龕塔,在山腳下,辟出一片園子,由宋楚瑜題寫的“筠園”,就在這“鄧麗君紀念公園”裏。
“人未到聲先到”,遠遠飄來鄧小姐的歌聲,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立刻沒了祭奠的肅穆,感覺是去赴歌友會了。
進了園子,果然熱鬧。一架大大的黑、白、灰大理石質地的“鋼琴”,鋪陳墓園入口的地面。一對參觀的母女發現琴鍵可以踏響,兩人合作半晌,竟然彈出了曲調,興奮得不得了。
一片點綴著音符微雕的草地上,鄧小姐裙裾飄飄的雕塑泛著金光,一如她的歌聲已是一代人金色的記憶。她的黑色大理石墓棺躺在園子最深處,歌迷們供養的百合在墓前散著幽香。墓碑上,簡潔地刻著:鄧麗筠,1953-1995。碑上自然延展出鄧小姐寫意墓雕,她長髮披肩、手臂舒展、雙目微閉,慵懶、愜意,就像在午間小憩。
不時有歌迷前來看望鄧小姐。
一隊大陸旅行團,十來位中年男女在園子裏徜徉了許久,有人拍照,有人合著曲調放歌,有人對著園裏擺放的兩隻銅喇叭口輕輕呼喚,等著聲音婉轉出來放大後,看親人驚喜嬌羞的笑。
來了一車白髮日本遊客,男子下車後立即整理衣衫,像是去見心愛的人;女子則被先生們拖著手,在園子裏輕聲細語良久,好像回到了青春時代。
一對臺北夫妻,太太A字紅裙黑衫長髮,先生牛仔夾克跑鞋,很八0年代的裝扮與神情,戀戀不捨地聽歌。十多歲的一仔一女相陪,不過就對父母的情愫有些莫名。
聞聽《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女士也葬在此地,記者拾階而去找尋。驚喜發現,鄧麗君甜美的歌聲,是在整個金寶山上空飄浮。“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裏……”難怪有人會羨慕鄧小姐的“鄰居”呢。
不過,“既然兩情相願,為何不能見面?既然朝夕想念,為何你避而不見?心裏我問自己,是否能忘記你?夢裏再見到你,我知道我不能沒有你。”,這一句句《心裏夢裏》,實在是不能這樣聽的啊。(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