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字為元素的各種藝術設計
10月15日,歷時一個月的“兩岸漢字藝術節”在北京落下帷幕。
這個由文化部藝術研究院和臺灣文化總會聯合主辦的活動,追求“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中華傳統文化精神”,既突出歷史感又富有當代性,亮點頻頻,為兩岸的參與者和公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亮點一:一切從甲骨文開始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完整的文字,雖然幾經朝代交替演變,但以形、音、義為特徵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了下來,成為今天漢民族所用的方塊字。它的出現對國人的思維方式、審美觀産生了重要影響,為傳播華夏文化、促成祖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與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尋訪漢字的源頭,追尋漢字藝術的發生,藝術節組委會特地安排臺灣客人和國內文化界人士共赴安陽——甲骨文的出土地,進行實地考察,參觀了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安陽,兩岸的文化界人士受到熱情歡迎。臺灣著名詞作家方文山,走到哪都被一群聞其名而來的擁躉包圍。文化總會副會長林谷芳先生説,在全球化的今天,共同的文化使兩岸聯繫得更加密切。他認為,在這樣一種趨勢下,兩岸文化間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甲骨文産生於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它的發現直接引發了對殷墟的發掘。從1928年到1937年,在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等人的先後主持下,在河南小屯村一帶發現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這些甲骨由於抗戰爆發文物南遷,幾經輾轉,現存于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