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華澳報》22日刊出評論説,呂秀蓮21日舉行記者會,公佈了其題為“民進黨選舉的焦點與盲點”的敗選觀察報告,但這份“萬言書”處處針對蔡英文本人,通篇對蔡英文個人在競選中的作風表現的批評。因此,與其説是“敗選觀察報告”,不如説是她對自己未能獲民進黨推舉為“第一位女領導人”候選人的不滿情緒的總發泄。
文章摘編如下:
正當民進黨內為蔡英文敗選原因大鳴大放之時,也正當蔡英文將要正式向民進黨中執會作其敗選檢討報告的前一天,呂秀蓮21日舉行記者會,公佈了其題為“民進黨選舉的焦點與盲點”的敗選觀察報告。
該份敗選觀察報告書洋洋灑灑9000余字,據呂秀蓮夫子自道,可惜時間不夠,否則可以寫到二萬多字。由此可見她才是民進黨的眾多政客中,除了選舉敗選的當事人蔡英文之外,最認真總結民進黨敗選的教訓的人物,其他各人只不過是耍耍嘴皮而已,即使是有做分析但也較為零碎,未能像呂秀蓮那樣進行較為系統、綜合性的深入分析。
不過,也正因為是呂秀蓮的認真執著,而從另一個側面折射了她的無奈後不忿之處,就像她在敗選觀察報告中狠批蔡英文的把“世代交替”搞成“世代切割”的那樣,已經68歲的她,已經被民進黨的“世代交替”完全切割以至是拋棄,斷了東山再起的前路和機會,因此才有“不會選黨主席”及“不會想2016”之説。因而可以説,呂秀蓮的這份敗選觀察報告,差不多等於是她數十年的從政總結陳述,將自己從政的一些經驗和觀察分析,奉獻及回饋給曾為她帶來牢獄之災,但卻也為她帶來人生政治高峰臺灣地區副領導人榮耀的民進黨及其前身“黨外”運動。
其實,呂秀蓮的政治企圖心,是並不打算在臺灣地區副領導人止步的,而是強烈希望能“更上層樓”,當臺灣地區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領導人”。正因為如此,當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競選過程中,借著候選人排位抽籤取得“一號”之機,自詡為“臺灣第一位女領導人”時,她就是那麼地不以為然及不服氣,因為她認為“臺灣第一位女領導人”,應當是她呂秀蓮而不是蔡英文。
實際上,在2004年陳水扁爭取連任而物色臺灣地區副領導人人選的過程中,曾因討厭呂秀蓮的“國際大嘴巴”而另求他人,而陳水扁選戰的“新潮流係”就趁機先後向陳水扁推薦了蘇貞昌和蔡英文,這曾令呂秀蓮十分緊張。因為按照她的思路,如循“連戰模式”和國際上的一些做法,“執政黨”的元首在因連續出任兩屆而不能再選時,往往是將其副手順勢推出作為新的候選人,這既是培養接班人,也是迎合部分選民的求穩定和政策持續性心理。因此,呂秀蓮作為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在2008年陳水扁不能再選時,就有機會“扶正”。但倘陳水扁是挑選了蘇貞昌尤其是蔡英文,不但是自己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夢碎,而且更是自己的“臺灣第一女領導人”落空。因此,她極力反對。而陳水扁在面對黨內代表各派系勢力的諸“天王”虎視眈眈、明爭暗鬥之下,為了維持派系平衡,避免“順得哥情失嫂意”,最後還是回到原點,用回在黨內沒有派系的呂秀蓮。至此,呂秀蓮以為“臺灣第一女領導人”非自己莫屬。
為此,呂秀蓮做了大量籌備工作,出錢專門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作為其智庫,加強理論建設。奈何正因為她在黨內沒有派系支援,更因在黨內沒有人緣,而無法擠身2008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但她仍不死心,尤其是在謝長廷敗選並聲稱“退出政壇”,蘇貞昌遍身傷痕,其餘“天王”面對陳水扁弊案也失去再戰鬥志,而自己則並未捲入“扁案”的有利態勢之下。由此,她出錢創辦了“玉山週報”,作為自己繼續發聲的輿論陣地。但想不到原先並沒有放在自己眼中的蔡英文,在接過民進黨令牌之後,竟能將奄奄一息的民進黨起死回生,並因而在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黨內初選中,攔腰奪走了可以一搏“臺灣第一位女領導人”的機會,而自己的“玉山週報”也因虧蝕過巨而停刊,自己更是被蔡英文以“世代交替”為由而切割、拋棄,自己更因自己年近“古來稀”而無望再次“進軍‘總統府’”。因此,她就只能借著對蔡英文的敗選提出觀察報告,撰就了一份“萬言書”,正式向蔡英文發了第一炮。
因此可以説,呂秀蓮的這份“民進黨選舉的焦點與盲點”敗選觀察報告,與其説是“敗選觀察報告”,不如説是她對自己未能獲民進黨推舉為“第一位女領導人”候選人的不滿情緒的總發泄。在這種心態的主導之下,呂秀蓮的“萬言書”就處處針對蔡英文本人,通篇都是對蔡英文個人在競選過程中的作風表現,尤其是其所採用的戰術的批評,包括“刻意壓縮天王大老的揮灑空間,讓他們黯然褪色,讓蔡英文一枝獨秀”,“落得‘空心蔡’的笑名”等等,而絲毫不提民進黨敗選的路線。
呂秀蓮的這份通篇是針對蔡英文的敗選觀察報告,與蔡英文的通篇只是責怪其對手,而絲毫沒有檢討自己的敗選報告初稿,也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