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一身黑衣點綴著橙色絲巾的龍應臺,正式上任臺灣“文建會主委”,重出江湖再做官。她笑説這是“失去自由的第一天”。龍應臺言語不改感性煽情。她細細訴説她在香港住了8年的家,在她離開時書架上還有書,冰箱裏還有雞蛋,洗衣機中還有待洗的衣服,茶杯還是熱的。不過最讓她糾結的,還是在返臺前一天與兒子一邊吃牛排一邊落淚的情景。
1985年,龍應臺寫的《野火集》出版,一個月內再版24次,在臺灣掀起一陣“龍旋風”,龍應臺從此聲名大噪。1999年至2003年,龍應臺出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提出“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就在巷子裏”等主張。
生肖屬龍的龍應臺説,這次接任新職務前,曾反省當年擔任臺北市文化局長時,沒能和市議會、媒體搞好關係是最大的敗筆。她反思自己曾經“知識分子的傲慢”,自嘲“不食人間煙火,自視清高”。她説,此番重回江湖,一定會以最堅定的信念、用最溫柔的態度來達致目標。“為了讓文化建設回歸文化本質,我可以彎腰、低頭,甚至趴在地上。”
“做官,要達成一件事情,80%在於與人的協調上,這個基本道理我快到50歲才認識到。”龍應臺感慨。這次重出江湖,她的身段變得柔軟,她對“文建會”同仁説辛苦了,對歷任主委説謝謝啦,對其他部會説請幫忙,她拜會好姐妹、新晉“立委”張曉風,惜別時不忘送去飛吻……
談到未來工作重點,龍應臺説:“我最關心的是臺灣最基層、最草根的民眾,是否能和臺北市民一樣享有同樣的文化權。未來將穿著臟球鞋,全臺走透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