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綠營的檢討是在尋求另一個“出氣筒”?

時間:2012-02-16 14:05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表示,民進黨敗選之後,似乎一時之間還沒法適應,他們一邊在寫檢討報告,一邊在找出氣筒。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敗選之後,似乎一時之間還沒法適應,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一邊在寫檢討報告,一邊在找出氣筒。雖然民進黨的檢討報告還沒有出來,但我們必須指出,這種一邊寫檢討報告,一邊找出氣筒的心態,實無助於民進黨的再起。我們也要奉勸泛綠的媒體,不要幫民進黨找出氣筒,而是要真心協助民進黨進行檢討,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説不宜找出氣筒?因為找出氣筒的行為反映了不肯面對現實的心態,而泛綠媒體幫民進黨找出氣筒,反而助長了民進黨逃避現實的力量,正是愛之適足以害之。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説。一是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梁文傑在敗選後發動抵制宏達電的htc手機,並且宣稱寧可用韓國的Samsung手機,也不用htc手機。梁文傑當然是針對王雪紅在選前一日的告白而來,然而在我們看來,梁文傑的做法無異於宣告,凡立場與我不同者,皆是非我族類。這種情緒,當然不是個案,否則不會有民進黨的支援者在臉書上響應梁文傑。老實説,這種做法只會讓更多的中間選民以及企業家對民進黨敬而遠之。 

  另一個例子是《自由時報》日前針對海基會的刊物提出的批評。海基會的“交流”雜誌本期是以2012“總統大選”為焦點,邀請了臺灣的學者、臺灣的媒體記者、大陸駐華記者、以及陸生各寫一篇文章。這樣的做法卻被《自由時報》批評,認為刊載大陸記者的文章,無異於國共傳聲筒,而且該篇文章“馬吳配”用語有“矮化”臺灣之意。在《自由時報》當日同一版中又刊登民進黨敗選報告初稿,認為民進黨敗選,“九二共識”並非關鍵原因。這就是一邊寫檢討報告,一邊找出氣筒的現象,也難怪民進黨看不到“九二共識”的關鍵性。 

  從文章的內容來看,稱“馬吳配”、或稱呼三位候選人的名字,都是一般記者的報道方式,可是《自由時報》卻認為是“矮化”臺灣。在我們看來,這根本是一種過度自卑的反應。 

  細看該名大陸記者的文章,其主要論點就是“九二共識”為這一次“大選”的關鍵議題。這幾乎是大部分臺灣媒體記者的共同觀點,但大陸記者這樣寫就被《自由時報》令眼相待。我們認為,不論是大陸駐臺記者或陸生,都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他們在臺灣呼吸自由的空氣,經歷的生活,我們應該鼓勵他們發表感想,這將有助於兩岸的相互理解。《自由時報》這種將大陸同胞一概視為敵人的做法,只會害了民進黨,也有損一個媒體應有的責任與風格。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博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