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社”報道,臺灣當局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獲選為臺北論壇第四屆董事長,有別以往臺北論壇的功能與角色,蘇起希望能提供一個藍綠對話的平臺,進一步不分藍綠,為當局培養人才。
據報道,臺北論壇是前當局“駐美代表”程建人擔任“立委”時成立的智庫組織,已運作三屆;蘇起13日在臺北論壇第四屆董事第一次會議,獲選為第四屆董事長,將於9月開始運作。
蘇起的核心幕僚指,蘇起想透過臺北論壇建構一個平臺,讓藍綠雙方都能坐下對話、對談,因為臺灣早晚要面對兩岸問題,蘇起對此也提出“三部曲”。
幕僚説,蘇起認為首部曲是“黨內共識”,這包括國民黨與民進黨,甚至是共産黨,因為不僅是國民黨內部對兩岸問題可能仍無共識,相信民進黨內部似乎也有所爭議,所以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應先尋求黨內共識。
二部曲則是“臺灣共識”,藍綠間必須先達成共識,才有辦法跟對岸來談;所以三部曲就是“兩岸共識”,蘇起認為,如果臺灣內部都沒有共識,又憑什麼跟大陸談?
幕僚透露,蘇起發現其實藍綠間對很多議題有共識,也都認為應建立共識,但卻沒有人敢出來做,因為怕跳出來就會被貼上標簽,導致只要是藍營提出來的,綠營就要反對,綠提出來的,藍也要反對。因此,蘇起擔任臺北論壇的第四屆董事長,希望能提供一個藍綠對話的平臺。
幕僚説,蘇起希望臺北論壇的第二個功能,要為當局培養人才,不管是哪個黨執政。蘇起曾舉美國為例,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當局要員都是從智庫中尋找人才,即使智庫中的人才可能也有政黨傾向,但都能理解到合作是為了整體社會的長遠發展。
蘇起認為,臺灣學者普遍不敢研究政策,也是因為容易被貼上親藍或親綠的標簽,但藍綠應該是可以合作研究,為臺灣長遠發展,可以從智庫內找尋“內閣閣員”。
幕僚説,現在當局的部門高層除了“內政部長”江宜樺外,其他幾乎都是事務官出身;民進黨時代曾找過學者擔任“閣員”,但折損率很高,以致于現在沒有學者敢出來,社會賢達與企業界人士也不願出來為當局做事。
幕僚表示,蘇起希望臺北論壇能扮演不分藍綠,為當局找尋人才的功能,臺北論壇也將邀請國際學者與兩岸學者進行相關研究,希望跨黨派人士一起參與,第四屆臺北論壇的方向可能會跟過去不太一樣,主要是蘇起擔任董事長後,會提出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