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海協會副會長:破壞九二共識 兩岸商談可能中斷

2016年03月05日 13:4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3月4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的“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小組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就臺灣政黨輪替後的兩岸關係話題接受了《環球時報》的獨家專訪,內容如下。

  環球時報:對於520蔡英文就職演説,在您看來,她有沒有可能做出比當年“四不一沒有”更積極一些的表述?

  孫亞夫:我先來講講2000年陳水扁上臺時候的情況,當時他是做出了“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意思就是“有哪些事情我是不做的”。當時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就發了一個聲明,要陳水扁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那麼大陸就可以授權海協會跟臺灣方面授權團體進行商談,但陳水扁並沒有這樣做,他沒有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會商談中斷了8年。

  現在的情況跟當時有類似的地方,民進黨、蔡英文在競選的過程中為了消除臺灣民眾關於“民進黨執政會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動蕩”的疑慮,也做了一些表態,但她遇到的問題跟陳水扁是一樣的,那就是她要正視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的問題,因此,關鍵是要看她對“九二共識”的態度。

  環球時報:日前民進黨表示歡迎大陸游客赴臺,有人認為蔡英文在慢慢向中間靠攏,您認為是這樣嗎?為什麼?

  孫亞夫:這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有相聯繫的地方,民進黨自成立以後就走上了追求“臺獨”的道路,同時它也追求在臺灣執政,而大多數臺灣老百姓希望兩岸關係得到發展,因此在競選或即將執政的時候,民進黨總會做出一些政策或者論述的調整來達到這種效果,以至於有人把它叫做“向中間靠攏”,舉個例子,陳水扁在1999年的時候曾提出要走“新中間路線”,但最後他並沒有放棄“臺獨”立場,沒有承認“九二共識”,反而去推動“臺獨”導致分裂活動升級,導致兩岸關係瀕臨危機的邊緣。

  因此,所謂“中間”與否,最根本在於民進黨要解決自身“臺獨”立場的問題,要解決自己在對待“一個中國”時的態度問題。它如果沒有放棄“臺獨”立場,沒有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最終還是會引起兩岸關係緊張,還是不能排除自己走到邪路上去。

  環球時報:大陸與民進黨是否有特殊管道來進行溝通?

  孫亞夫:昨天我在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政協開幕會以後,有些臺灣記者也問到了類似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大陸學者和綠營學者有沒有接觸?”我當時的回答就是“在今年1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編者注)之前,大陸學者和臺灣學者包括一些你們所説的綠營學者有過交流。不過1月16日以後據我了解是沒有的。”

  但有臺灣媒體把以往大陸學者跟有綠營背景學者的來往稱為“第二管道”,是不準確的。還有臺灣媒體問我“大陸和民進黨之間有沒有內部溝通管道”,我當時就説“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環球時報:臺灣政黨輪替後,兩會的溝通是否變得更重要了?大陸海協會如何應對這種轉變?

  孫亞夫: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的交往和商談是兩岸關係的“晴雨錶”,是兩岸關係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但兩會交往和商談有政治基礎,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如果這個政治基礎遭到破壞,那兩岸商談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中斷。這在以往的歷史上發生過兩次,一次是90年代李登輝以所謂“私人名義”訪問他的美國母校,一次是他拋出“兩國論”的分裂主張,這兩次都破壞了兩會商談的政治基礎和氣氛,造成兩會商談的中斷。在陳水扁上臺以後,並沒有承認“九二共識”,兩會商談也就沒有恢復,一直到2008年,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轉折,兩會互相確認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

  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本身是民間團體,但同時也是得到官方授權進行商談或者處理涉及兩岸事務中公權力部分的組織。所以,今天我們來看未來海協會和海基會的商談,要看商談基礎是否得到維護,兩會商談的成果是否得到維護,否則兩會商談的機制會坍塌。

  環球時報:有臺灣記者注意到,政協和人大記者會都沒有得到提問機會,他們擔心這可能意味著兩岸議題受到冷落,您怎麼看?

  孫亞夫:首先我不了解今天上午人大新聞發佈會的情況,所以並沒有注意到你所説的這種現象。現在大陸社會各界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前景關注度的確很高,甚至比在兩岸關係能夠和平發展時期任何時候的關注度都更高。但我認為,不用把“兩岸議題是否受冷落”跟“兩次記者會有沒有臺灣記者提問”來聯繫,我個人也沒有這樣的想法。 【記者范淩志】

[責任編輯:朱煉]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