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輿論譴責"反服貿"暴力行為 吁各界理性尋共識

2014年03月25日 18:4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部分民眾、學生23日晚間強闖臺行政管理機構,此舉遭到臺灣輿論的譴責,認為這種暴力行為藐視法治,缺乏正當性,如果無限上綱,社會將陷入動蕩不安。

  《旺報》24日在頭版頭條發表題為《學運變成反中一言臺》的文章指出,近期的反服貿運動充斥情緒化語言,並將服貿協議與“賣臺”劃上等號,運動開始出現反對中國大陸的聲音,參與者質疑運動失焦。

  《聯合報》同日載文指出,學生們背後有社運人士、大學教授及校長、律師為後盾,讓他們挑戰公權力。一邊高舉民主、訴求和平,一邊卻暴力衝撞、藐視法治;這樣的抗爭方式,已經愈來愈危險。

  該報刊登了新北市林姓大學生投書《學運變調 如何收場》。文中説,示威學生23日晚的行為讓原先的訴求失焦,正當性更顯不足。抗爭若無止盡的擴大,不合理訴求無限上綱,大規模衝突勢在必行,若導致流血衝突,社會陷入動蕩與不安,並非民眾樂見。

  《中國時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立法本來就是要協商的,也本來就是該服從多數的。如果少數黨抵制不成就霸佔主席臺,甚至放任學生霸佔整個議場,還宣稱這叫做“公民參與”,與他們對話只準接受他們的答案,別的選項一概不談,試問對那些真正在納稅的民眾,能怎麼想呢?社論呼籲參與抗議活動的學子們不妨沉澱下來,冷靜研究一下服貿協議到底是怎麼回事,別再把歪曲論述當真理。

  臺灣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與臺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24日表示,對反服貿學生攻佔立法機構、行政管理機構行為無法認同。學生們有意見,應理性表達,不應該變成社會事件。

  至於反服貿團體揚言發動罷工、罷課,林慧瑛表達不樂見,憂心屆時造成股票下跌、市值縮小,長期而言,外資也會卻步,引發資金外流。

  王應傑表示,部分抗議團體號召罷工,應不會引起太多社會共鳴,畢竟整體大環境經濟景氣欠佳,無論是一般勞工或僱主都無法承擔經濟停擺後的龐大社會代價。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