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將中國最南端的三亞芒果基地內忙碌的身影拉得很長,臺商洪肇銘正指揮著工人採摘芒果,整理和裝箱,和他一樣忙碌的還有從他的基地內出去幹個體戶的眾多農民芒果老闆。
據介紹,自1991年洪肇銘來到海南三亞創建千駒公司以來,他從臺灣引進了十幾個芒果新品種:“臺農一號”、“愛文”、“金煌”、“新世紀”等,現有芒果基地3000多畝。
洪肇銘説,剛開始他投資不大,芒果新品種在三亞一時很難形成規模。而當時海南農民種植的都是“青皮”、“象牙”等傳統芒果,果品品質差,銷路也不通暢。一方面為了打響三亞芒果品牌,另一方面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他便想到幫助農民種植芒果新品種的合作共贏方法。三亞市臺辦負責人何朝新説,從1995年起,洪肇銘在公司周邊鄉鎮、農墾農場免費開辦了多期夜校,培訓當地貧困山區的黎、苗族農民和外地農民工不下千人,不僅講授種植芒果的新技術,還向農民提供種苗,教他們芒果繁殖技術等。農民們學成之後,回到村裏開墾荒山,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小農莊,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蓋起了樓房,在當地,他們形象地稱之為“芒果樓”。
來自四川的陳照清和老伴都在千駒公司工作,兩人每年有1萬多元的收入,而在千駒公司幹了十多年的女兒和女婿已經成了芒果種植個體戶,今年在附近農村承包了60多畝土地種起了芒果。
記者採訪洪肇銘的時候,他以前的基地主管胡志華趕來告訴他一個好消息:“臺牙”芒果在哈爾濱賣得很火,其獨特的香味深受俄羅斯人的青睞,一到哈爾濱就被搶購一空。
胡志華告訴記者,他曾經在洪肇銘的農場裏擔任了7年的主管,通過夜校培訓和多年的技術積累掌握了全部的種植技術,4年前他便承包了200畝土地,種植洪肇銘從臺灣引進的“臺牙”芒果,今年不到半年時間已經賺了近30萬元,總資産達400多萬元。
何朝新説,由於當地農民的普遍參與,臺灣芒果新品種早已形成了種植規模,如今到處都是芒果種植基地的三亞,已經成為聞名的“芒果之鄉”。眾多當地農民更是在臺資企業引進的高優品種、先進的生産技術和管理模式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