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七日電 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場晚會“登臺”首演 藝驚四座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李佳佳
“國風──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場晚會”七日晚在臺北市中山堂進行首場演出,十二個具獨特藝術性和代表性的傳統音樂、戲曲和舞蹈項目輪番登臺。臺灣觀眾飽享一場民族文化的饗宴,掌聲、歡呼聲不斷。
作為兩岸恢復往來二十多年來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意義最為不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盛會,中華文化聯誼會此次組派了大陸十多個省、自治區的七名“國家級傳承人”和一百四十多名民間藝術家來臺演出,陣容壯盛。
晚會中,朝鮮族農樂舞《豐收樂》率先上場。這種集音樂、舞蹈、演唱於一體的綜合性民族民間藝術,以活潑優雅的舞姿、歡快舒暢的節奏,頓時感染了觀眾,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金明春將長達三十三公尺的象帽彩帶舞得如長虹橫空,風車般飛轉。
老藝術家撥動唐代七弦琴演奏的古曲《流水》、九名貴州農村中小學生模擬鳥叫蟲鳴等大自然之音合唱獨特的侗族大歌《蟬之歌》、王愛民等演唱的土家族長陽山歌《花咚咚姐》、苗族蘆笙舞《滾山珠》、張喜民等演出的華陰老腔《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以及李懷秀、李懷福姐弟演唱的彝族海菜腔《金鳥銀鳥飛起來》,烏斯曼?玉蘇因?亞亞、新疆木卡姆藝術團、喀什地區農民聯合演出的《維吾爾木卡姆》,沈豐英、俞九林等演出的崑曲《牡丹亭?驚夢》等接續登場。
王建生和福建泉州木偶劇團表演的提線木偶《元宵樂》,讓全場由衷地鼓掌、叫好了八次。這一流行于閩南語系地區的古老珍稀戲種,以獨有的音樂“傀儡調”、獨具匠心的雕刻和詼諧生動、惟妙惟肖的表演,深深俘獲了觀眾的心。安達組合等表演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褐色的鷹》、蒙古族呼麥《安達情》,歌聲高亢豪放,琴聲或悠揚綿長或密匝得讓人透不過氣來。七十八歲的老藝人尼瑪,領舞西藏山南昌果卓舞《雅礱春潮》,以精湛的演技和老當益壯的氣勢,令觀眾叫絕。
十二個節目有七項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其餘也是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有對日常生活的摹寫,有對民族傳説的演繹,有對愛情的謳歌,有對豐收、節日的歡慶,展示了大陸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原汁原味的傳統藝術,也展現了中華各民族、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多姿多彩的面貌。
演出結束,全場觀眾起立長時間鼓掌。多位文化界人士紛紛走到參與主辦晚會的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面前,直説“太精彩了”。劇場門口的有關音像攤位前,也排起長龍。
據悉,“國風晚會”除七、八兩日在臺北市中山堂演出外,還將在臺北縣和臺中縣、市各演出一場。